蔚蓝晶
发表于 2022-1-11 02:43:05
我也是路过的{:A065:}{:A065:}{:A065:}
好好的生活
发表于 2022-1-11 02:51:02
好好的生活
发表于 2022-1-11 02:51:15
好好的生活
发表于 2022-1-11 02:51:34
好好的生活
发表于 2022-1-11 02:51:54
好好的生活
发表于 2022-1-11 02:52:10
顺其自然zz
发表于 2022-1-11 04:24:41
识时务者为俊杰!
般若
发表于 2022-1-11 07:59:05
要不是北海,我大合浦。。。。
威廉州长
发表于 2022-1-11 18:00:49
1876不是北海荣光的代名词,也并非北海历史的开局
一、 实事求是地说,1876年北海被迫辟为通商口岸,这个历史事实,是具有历史影响的。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确实对北海的开放、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同时,英国人要北海开放的目的并不是好心推动北海的发展,而是出于对中国大西南资源财富的掠夺,所以也造成了我们被掠夺、被欺压以及剥削掠夺转移到老百姓身上等许多坏的影响。我们是不否认其历史影响,但说出“1876年的北海是国字号的意义”这样的话,将这个签订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的事情视为历史对北海的恩赐和荣光,甚至暗自窃喜、庆幸,这就是“恋殖”心态了。
北海被迫辟为通商口岸的原因在于当时北海港(北海口)的优越性被英国人看中。但是,北海港的建立和形成并不是从1876年开始的,只能说1876年北海被迫辟为通商口岸算是西方现代文明意识形态下的所谓“正式开埠”。其实,合浦管辖之下的北海港口早在1876年前的15世纪(明朝)就形成了,只不过是“港口主要位置从廉州镇一带逐渐南迁10 余公里,最后移至冠头岭一带”。我们可以承认北海于1876年“正式开埠”,但同时,绝不应该将其视为英国人的功劳。所以说,1876绝不是北海荣光的代名词,鼓吹宣扬这个,不如看看1984。1984是我们主动开放的代名词,其影响是深远的,没有1984的开放,北海就没有你们视为另一个荣光的92、93年的发展。自己家的孩子,被掳掠去,即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后成材,你也能视其为荣光?谁敢肯定自己养就不能让他成材的?评论历史荣辱兴衰,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一小段时间,放在历史长河中看,1876防城港在哪里、钦州港在哪里、湛江港在哪里,现在,这些港口比北海港差吗? 即便特定的一小段历史时期内,1876年北海被迫辟为通商口岸这事对北海的开放和发展有天大的推动,也绝不应该视其为荣光。
二、北海的历史从何时开始,当然要结合实际在整个市的高度来看,当前,北海市管辖合浦县,北海市的历史自然也包括合浦县的历史,不应局限于北海市区的历史。即便是局限于北海市区的历史,也绝不应该说“北海”的历史是从1876年开始的,因为早在1876年前的1662年就始设“北海镇标”了。1855年,北海的发展得到合浦县的重视,为加强对北海商埠的治安和管理,合浦将设于南康的珠场巡检司移驻北海,坐镇包括高德等在内的多个地方。有人对此评论说,至此,北海首次成为次县级行政机构驻所之地,标志着北海从聚居点及简易市场(注:“北海墟”)转变为城市。
正如我们要客观承认1876年北海被迫辟为通商口岸对北海开放、发展的推动作用,我们必须承认的历史事实是,1876年北海还是合浦管辖下。为什么要强调这个?是要告诉大家,之前是合浦管辖北海,现在是北海管辖合浦,说明北海和合浦从来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绝不是某些人说的“合浦不是北海的”“北海的历史和合浦没有关系”“北海的文化和合浦没有关系”。
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正视历史事实,端正史观,拒绝错误思想观念的侵害。
清廉法律援助
发表于 2022-1-11 23:43:27
多方意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