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对外贸易大事纪略(与合浦有关部分,节选)
广西对外贸易大事纪略(节选)282大事纪略
283 秦代至清代
秦代至清代
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三年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14年)
秦始皇二十六年 (公元前221年) 统一六国后出兵岭南,令史禄开凿灵渠,于三十三年 (公元前214年) 统一岭南。 灵渠沟通湘江、漓江,再沿桂江抵苍梧,又顺北流河、南流江 达合浦,开辟了中原出海天然水道之一。
汉·元鼎六年 (公元前111年) 后
汉武帝时组织商船队,经东南亚到达印度半岛各国进行商品交换。
汉·延熹九年 (公元166年)
大秦 (罗马帝国) 国王安敦遣使者乘船从波斯湾出发,穿越印度洋,绕过东南亚,到达 合浦,再溯南流江北上,抵东汉都城洛阳,开辟了古罗马到中国的水上通道。
吴·黄武五年 (公元226年)
康泰、朱应出访东南亚,促使合浦的海外贸易比汉代进一步发展。
隋·大业三年 (公元607年)
隋炀帝派屯田主事常骏等人带着大批黄金和丝织品,由南海郡出使赤土 (今马来半岛)。 归国时,赤土国王派使者那邪加携金珠宝贝和龙脑香,随同常骏经交趾,取道合浦南流江北 上,抵中原谒见隋炀帝。此后,两国以“朝贡”和“赐赠”形式进行海上贸易。
唐·贞观十二年 (公元638年)
唐朝派遣宁师宗由合浦抵交趾,此后合浦港口一度出现“舟舶继路,商使交属”的繁忙 情景。同时开辟了由邕州经龙州入安南的通商道路。
唐·咸通三年 (公元862年)
唐弛珠禁,任商贾自由往来,促进合浦商业的繁荣。二月,廉州镇取代旧州 (今属浦北 县),成为对外贸易汇集点。
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
宋真宗赵恒辟廉州和钦州如洪寨为安南互市口岸,并设治海巡检司管理市舶。
宋·天圣五年(1027年)
三月 宋仁宗赵祯下诏,免廉州府官民每年向朝廷进贡玳瑁等外国舶来品。
宋·元祐三年(1088年) 北宋在邕州设有横山寨博易场和永平寨博易场,在钦州设有如洪寨博易场,史称广西古代三 大博易场。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
廉州府下令,禁止合浦沿海商民与外番来往通商。
明·嘉靖中(1522—1566年)
廉州官府开辟了从冠头岭往安南海东府、海阳府、新兴府的不定期直达航线,港口主要 位置从廉州镇一带逐渐南迁10 余公里,最后移至冠头岭一带。
明·隆庆元年(1567年)
廉州官府制定税则“船头规”,对抵港的商船进行征税。此税一直沿用到清道光年间。
同年, 开始“易公贩而私贩”,持续了1000 多年的朝贡式官方贸易,从此让位于民间 贸易。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
清政府“申洋禁”,不准百姓私造船只,从事海外贸易,违者斩首,北海口的商业和运 输一落千丈。到康熙元年(1662年) 令沿海百姓入迁内地50 里,并设排棚,严禁船只下海。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廉州沿海海寇基本肃清,清廷宣布开放海禁,当地商贾与安南的贸易得到恢复。同年, 清廷设粤海关。乾隆元年(1736年) 粤海关在合浦设立廉州口海关,此后,廉州口海关在高 德、西场、沙岗设海关分卡,加强对抵北海埠的商船管理,港口一度兴旺
清·乾隆九年(1744年)
广西当局开放平而 (今属凭祥市) 、水口(今属龙州县) 、由隘三关,允许商民外出经 (注:本行的“由隘”应为“油隘”)商。其余百隘悉行封禁。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
十二月三十日 两广总督杨应琚奏“粤西境外极边,太、镇二府接壤安南,……故于沿 边一带,设三关百隘防守。今惟太平府属之平而 (今属凭祥市)、水口 (今属龙州县) 两关, 由村—隘 (今属凭祥市) 许客商行走,余皆封禁,边境清肃。”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
廉州府“定夷米进口税则”,鼓励商民往安南贩米回国,一时“贩夷米云集廉属内地, 米价大减。”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五月三十日 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船商冯万兴装载货物,领照前往咖喇吧①贸易,因风 漂至安南,仍将原货载回,当即传询……。”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
五月 自乾隆九年(1744年) 开放平而、 水口、油隘后,内地人民得以出入货贩,唯 因该处滋生事端较多,社会不安定,当局采取防备措施,除平而、水口两关严格验照出入外, 油隘照旧封禁。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
水口、平而两关出入船只,四至八月往来较多,其余各月寥寥无几。所贩货物属粗瓷碗 盏、纸张、布疋等,偶然也有绸、缎、绢、帛。入口货物中,薯莨占十之七八,其次是木股 水皮、香藤、木耳、各种竹子、楠木、木房间料和白锡器皿、砂仁等。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
十二月初四日 乾隆谕曰“福康安等奏,……该国 (安南国) 物产本微,加以连年兵燹, 物力衰耗,恳恩将水口关 (今属龙州县) ,准令商贩出入,则全境生灵,获利用等语,…… 安南向通贸易,自设禁以来,罕有内地货物,该国民用所需,谅必日形短绌。……并着该督 抚将水口等关即令照常贸易,……。”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赴安南贸易商民所置之货,由浔州、梧州两地收税,龙州隘口免其征税。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八月初一日 署两广总督、广东巡抚郭世勋奏“……平而 (今属凭祥市) 、水口 (今属 龙州县) 两关商人,在该国之高凭镇牧马庸立市,由村隘来商,在谅山镇之驱驴庸立市,分 设太和、丰盛二号,并置廒长、市长各一人,保护、监当各一员。……该国另于谅山镇属之 花山地方,添设铺店,招徕平而关出口之商”。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六月,英国舰队进入广东海面,并宣布封锁广州。北海港与广州的 海上交通与商贸因而一度中断。
清·道光二十六年 (1846年)
北海商人开辟了北海至澳门的定期帆船运输航线。道光年间广东商客曾某赴天保专事经 营天德茴油,并经南宁植物油庄转运广东、香港。
清·同治二年(1863年)
清廷首准英轮暂时停泊北海,从海上来往的商船,用民船上下货物。
清·光绪二年(1876年)
签订中英《烟台条约》,辟北海为通商口岸。北海正式开埠通商。
清·光绪四年(1878年)
3 艘帆船载货往返北海与澳门途中,遭风打沉,损失价值白银10万余两。
清·光绪五年(1879年)
英轮“海南号”开辟了香港至北海的定期客货轮航线。中越商贸,海、陆两路兼程。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
德国最先在北海设森宝洋行和捷成洋行,次年法国在北海设领事府,代理葡萄牙在北海 的商务。同年,法在北海设孖地洋行,并建孖地洋楼。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
五月初六日 中法在北京签订中法《续议商务专条》 辟龙州为通商口岸。 清廷于1889 年设立龙州关。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
美孚煤油公司开始将煤油运抵北海港销售。广西龙州、云南蒙自辟为通商口岸后,云南 生锡改由蒙自经海防出口, 北海减少了价值20 万两关平银的生锡出口。五月,北海正式设 立洋务局,委北海守备朱咸翼专办局务,稽查华庸出洋。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
俄国煤油公司首次从海参崴将煤油1000 箱运入北海销售。 次年,根据出口生猪往香港 的税则,大批生猪免税经北海源源送往香港和海防,使北海一度成为全国生猪出口的重要口 岸。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
香港一家联合公司派遣人来梧州,雇用几位育蚕专家指导蚕业生产,并建立6 家丝店收 购生丝,发展蚕丝贸易。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
中日战争爆发……,俄国与北海贸易暂时中断。是年由香港、广州等地运来作婚礼用品 的槟榔进口量达5429 担,作少女服饰用的“美洲驼”牌花边进口达到 48725罗 (每罗12打), 均创纪录。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正月初三日 根据中英订立的《续议缅甸条约附款专条》将梧州开为通商口岸。五月初 五日,梧州正式成立海关 (新关)。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十二月初二日 广西巡抚黄槐森奏请左江地方设立口岸。同年十二月十九日,清廷准请 南宁自开口岸。光绪三十三年二月(1907年 3月) 南宁关正式成立。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北海生猪出口量达19万头。美国面粉打进北海市场,进口面粉 1万担。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正月初四日 广西巡抚柯逢时等奏“自梧州设洋关通商,以盐法道兼该关监督,应即饬 该道移驻梧州,督率水师员弁,认真清理河道,以安商旅。遇有交涉事件,妥为办理。”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梧州、 南宁、龙州三关,出口总值为 421万银两,次年为 459.22万银两。入口的商品 总值为 694.25万银两,次年为 982.13万银两。两年比较,均为入口商品超过出口商品的总 值。 ① 咖喇吧,古地名,今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284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
民国3年(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香港政府禁止中国铸的硬铺币进口,北海的商业贸易受到很大打 击。 英、法、德 3 国驻北海领事府官员在北海炮制和通过执行《北海口理船厅章程》,北 海港主权进一步丧失。
是年,商办裕钦公司在东兴附近那他八角湾开采锰矿,由北海港出口日本。英国太古轮 船公司,开辟上海至北海定期客货轮航线。
民国 4年(1915年)
北海开埠以来首次无鸦片由北海港进口转销内地。次年,袁世凯称帝,合浦宣布接受新 政体,中国银行北海分行资金被没收作军费,北海商业及外贸活动受影响不大,蓝靛出口继 续增长。葡萄牙轮船首航北海。
民国 8年(1919年)
外贸出口活跃,许多土特产品出口数量超过往年。锰矿石1300 吨从北海出口日本。
民国 9年(1920年)
梧州有隆昌、道生、鸣安、公昌、源来、惠安、恭信、同昌、仁信、仁隆、时泰、德泰、 时昌等17 家平码行经营进出口贸易。
民国11年(1922年)
上半年,两广军阀在梧州内战,西江水运受阻,云、桂货物多由北海集散出口,进出口 总值达597 万两关平银,比上年增长 23%,创开埠以来最高纪录。
民国14年(1925年)
梧州平码行增加永丰、 常丰、粤丰、广源、谦源、巨安、忠诚、慎昌、穗荣等20 家经 营进出口贸易。广东南海人卢中和、梁干之、何海天等合伙在梧州市河西三角嘴设立协定竹 庄,经营加工篱竹出口。
6月19日 省港**, 北海以码头工人为首,掀起抵制英、日货运动高潮,不准市民与 英、日船接触,禁止货物运销香港。12月25日,英轮“陆逊号”抵北海港,**工人阻止卸 货,被迫返航香港。
民国15年(1926年)
8月17日 英国军舰闯入北海水域, 无故扣留商船,北海市民抗议。同月,地方当 局制止学生干涉外轮通航,与香港贸易一度恢复。
民国17年(1928年)
广西省建设厅委派专员于香港设立广西矿产推销处,专司代销本省各种矿产。同年,由 钦州裕钦公司开采,经北海口岸出口日本的大批锰矿砂,受本市 (北海) 抵制日货运动影响, 停止外运。
民国19年(1930年)
2月 广东省政府下令封锁北海港,外贸业务受损,4 月初恢复开放。
民国20年(1931年)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北海埠掀起抵制日货风潮,港口码头工人再次拒绝替日轮装 卸货物,封锁任何接近日本货轮的驳船、舢板。梧州30 多家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平码行倒闭, 仅存时泰、公和利、隆昌兴等。
民国23年(1934年)
10月 27日 广西省政府与上海永安公司合作,各投资 50万元,组成永康实业股份有限 公司,经营油、矿等物资进出口贸易。悟州设总公司,香港、南宁设分公司。
民国24年(1935年)
12月1日 广西成立出入口贸易处。总处设在梧州沙街 (今南堤路),统制专营桐油、茴 油、钨、锑、锡、锰等物资出口。于香港、广州、八步、平乐、南宁设分处,取消出口商自 运出口,并附设炼油厂 (厂址设今梧州市体委招待所食堂) 、炼矿厂 (三角嘴)。次年7月, 广西出入口贸易处并入广西银行, 称广西银行出入口贸易处。到民国 26年 1月,贸易处从 银行分出,称为广西出入口贸易处。是年 3月,龙州贸易分处在越南海防设立办事所。
民国27年(1938年)
9月 13日 日本侵略军占据涠洲岛,开始封锁北海港口。10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广州, 交通阻塞,梧州进出口贸易改道越南海防。
11月 广西出入口贸易处由梧州迁柳州,后再迁龙州,梧州设留守办事处。次年 12月, 日本侵略军入侵龙州,广西出入口贸易处迁雷平县 (今属大新) 硕龙圩。
民国28年(1939年)
国民党政府经济部以控制资源出口,统一国际贸易为理由,由该部资源委员会在桂林设 立广西锡业管理处和钨、锑管理分处。梧州设分处,收购并接收广西出入口贸易处移交的物 资,并由该部贸易委员会对外以复兴公司名义,在梧州收购桐油。
民国29年(1940年)
7月 广西出入口贸易处总、 分处解散,由广西银行总行信托部及其所属各分行信托课 分别接收,并继续办理其余下的业务。
民国30年(1941年)
3月3日 凌晨,日本侵略军攻占北海港。直至年底北海各项贸易全告停顿。
民国33年(1944年)
9月20日 日本侵略军占领梧州,平码行业被抢劫一空,各项贸易冷落。
民国34年(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 9月,梧州光复,对外贸易又有所发展,平码行业增至130 多家,经营 篱竹出口的竹庄有 7 家,经营柴炭出口业的增至19 家。是年,在梧州五坊街成立南洋企业 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又名振业贸易公司。
民国35年(1946年)
11月4日 国民政府和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美在中国取得海关商务和 港口的一切特权,中国的港口主权和关税自主权再次丧失。美国商品充斥市场,梧州各商行 受影响纷纷倒闭,平码行业剩五六十家。
12月 国民政府公布《修正进出口贸易暂行办法》。上海、广州、汕头、海口和香港商 人,利用北海港暂缓施行该办法和进口税低于其他口岸一半以上的便利,将运往各口岸行销 之各货,改由北海输入,再行转运他埠。
民国36年(1947年)
1月 国民政府宣布北海港重新对外开放。 秋,成立华南对外贸易输出入管理委员会梧 州办事处。
民国37年(1948年)
1月17日至29日 华南对外贸易输出入管理委员会梧州办事处邀集各机关团体负责人开 会,审查梧州市135 家厂商申请登记营业事宜。
3月29日 梧州市中植厂、 南洋企业公司、金华公司、广西贸易公司、西南建业公司、 同益行、 荣昌行、华山行等进出口商筹组同业公会。4月19日,梧州市进出口商同业公会组 织成立。
民国38年(1949年)
2月23日 国民政府行政院宣布开放梧州为对外贸易口岸, 进口英国自行车1195辆,从 越南进口的法国手表充斥市场。
285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8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
12月 3日,桂林市军管会颁发有关金融货币布告,禁止一切外国币流通。5日,龙州海 关接广州军管会海关处第3号令, 自即日起,海关所用一切文件及报关、会计单据簿册,一 律停用英文。6日,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分行公布人民币兑换外币、白银牌价。9日,广西军事 代表徐治邦接管龙州海关。10日,桂林贸易公司开业。
1950年
1月 广西首家国营水运企业——梧州运输公司成立, 有2 艘拖轮、4 艘木驳船航行香 港。19日,南宁支关北门支所查获鸦片 75公斤。
3月27日 梧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贸易处撤销。 成立华南区对外贸易管理局梧州分局, 这是广西最早成立的外贸机构。
6月20日 英轮“和平号” 由香港驶抵北海,恢复北海至香港的货运。北海市贸易公司 成立, 兼营内外贸易业务。梧州建立西药、石油、五金、化工原料 4 个输入小组,以及柴 薪、牲口、果菜、植物油、土杂、桐油、厘竹 8 个输出小组。
8月1日 广州对外贸易管理局北海办事处成立。 6日,广西省人民政府通过下半年贷款 计划,其中扶助出入口贸易贷款占二分之一。
是年 广西恢复出口贸易,出口额为428万美元,主要供港澳市场。
1951年
3月10日 梧州至香港航线复航。
4月6日 广西省贸易公司出口股在梧州成立。22日,中南矿产公司桂林办事处成立,兼 营出口业务。
10月 11日,梧州对外贸易联合办公室成立。设购销指导组、联营指导组、易货推动组。 31日,梧州关与梧州外贸分局联合公布《对外国转运内销货物监管办法》。
是年 成立广西省贸易公司和华南区对外贸易管理局南宁分局。 广西外贸出口额为893 万美元。
1952年
1月 南宁关实施《广西中越边境地方国营贸易进出口货物验放办法》 。中越边境小额 贸易开始进行。
4月7日 中国与越南签订实施《关于货物交换议定书》。
11月 广西省畜产公司成立, 兼营畜产出口业务。12月6日,成立广西省梧州市土产出 口公司,这是广西市级首家出口专业公司。
是年 广州对外贸易管理局南宁分局与南宁海关配合,分别在镇南关、水口、平而、岳 圩、平盂、爱店等中越边境小额贸易开设办事处,原北海办事处属下在东兴设立分处。
是年 广西外贸出口额为 916万美元。 私营厂商出口所占比重为 77.6%。出口主要商 品是:粮油食品、农副土特产品和炼锡。
1953年
1月20日 广西边境首批开放 6 个口岸:镇南、水口、岳圩、平孟隘、平而、爱店。贸 易限额为每人每日携带出入境货物的价值以不超过中国人民币 5 元 (已折成新币) 或等值 越南币为限。
2月 广州对外贸易管理局南宁分局与南宁关合并。 北海海关与北海外贸办事处合并, 统称北海海关。
3月16日 北海海关改为南宁关北海分关,沈岳任分关关长。
7月 广西省商业厅没对外贸易科,掌管广西对外贸易业务。
8月25日 中越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关于开放两国边境小额贸易的议定书》。
10月23日 国家外贸部批准成立中国食品出口公司中南区公司广西支公司,编制60人, 受中南区公司和广西省商业厅双重领导。
11月17日 中越两国政府签订边境小额贸易议定书, 广西同越北边境贸易限额提至50 元人民币。
12月 中南畜产公司工作组到广西组织出口货源。21日,中国茶时公司中南区公司广东 省公司驻梧州办事处,由广西省商业厅接管改组成立中国茶叶公司中南区公司广西支公司, 并由梧州迁南宁,受中南区公司和广西商业厅双重领导,统管全省茶叶收购、加工、调拨、 内销及供应出口业务。
是年 广西省贸易公司成立出口部,经营全省国营对外贸易,广西正式有省级国营外贸 机构。广西外贸出口额为 1013万美元,进口额为 121.38万美元。
1954年
1月 广西中越边境增加开放板烂、峒中、龙邦、科甲 4 个口岸。3月 18日,广西省人 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发布实施《广西省边境小额贸易暂行管理办法》。
7月7日 中越两国政府同意广西同越北边境贸易又增开百南、那禀、新兴、硕龙、北山、 凭祥 6 个口岸。撤销板烂、葛麻 2 个口岸,贸易限额提至100 元人民币。桂西僮族自治州 贸易公司成立小额贸易科,凭祥、龙津、靖西成立办事处。下半年中国土产出口公司接管南 宁、北海、梧州土产出口业务。
8月6日 北海食品出口公司成立。
8月25日 广西省外事工作委员会召开 7 天的口岸边境会议,省商业厅副厅长李隆和海 关负责人分别就边境小额贸易和海关工作在会上发言。有关单位到会 127人。
10月1日 中国土产出口公司广西省公司成立,经理崔文华。
11月15日 广西省土产出口公司广州转运站成立。
12月20日 成立广西省人民政府对外贸易局,撤销原广西省人民政府商业厅对外贸易科。 广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任耕卿为广西省对外贸易局代理局长。 次年1月省人民政府任命任耕卿 为省对外贸易局局长。
是年 广西对越边境开放的小额贸易口岸有东兴、滩散、峒中、爱店、北山、睦南、凭 祥、 平而、布局、水口、科甲、硕龙、新兴、岳圩、龙邦、那禀、平孟隘、百南共18 处, 是历史上开放边境小额贸易口岸最多的一年,进口额884.5万元 (折合新人民币,下同),出 口额176万元。广西外贸出口金额 2237万美元,收购额为 4439万元。
1955年
1月1日 中南区畜产公司撤销,广西省畜产公司与其总公司挂钩。
1月7日 广西省土产出口分公司决定在邕宁、 百色、宜山、平乐、容县、钦州 6 个专 区成立工作组,专职组织货源。
1月15日 广西外贸局首次召开全省外贸计划统计工作会议, 贯彻国家新的统计制度和 有关指示,总结工作,交流经验。17日,广西外贸局迁南宁海关办公。原海关负责签发许可 证、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登记管理、零星土特产审价工作的进出口科与外贸局行政科合并办公。
2月15日 国家外贸部批准广西土产、 食品、矿产公司在南宁统建办公室及附属房屋共 2000 平方米;土产、畜产公司在南宁统建仓库 970平方米。
3月1日 广西对外贸易各项统计数字开始以新人民币计算。 9日广西外贸局、商业厅下 达实施《1955年茶叶价格方案》。
3月26 广西外贸部门由于采取逐步限制私营批发商经营茶叶、 畜产品业务,使茶叶、 畜产品批发市场已全部为国营掌握。
4月1日 国家外贸部通知规定,各商品检验机构受所在省外贸行政机构及上级商检机构 双重领导;各商品检验局在方针政策上受外贸部领导,业务技术及具体执行上受商品检验总 局及所在省外贸局的领导和监督。
4月5日 广西商业厅、外贸局通知内外贸作价办法:以产地收购价加纯利率、经营费率、 营业税率、损耗率和实际合理运杂费以及应缴税项并入计算作价。
4月18日 国家外贸部批准广西食品出口公司在梧州、 北海、贵县建设猪、牛、鸡、鸭 舍9800 平方米。 25日,梧州口岸由海关关长、土产和食品支公司经理组成梧州口岸外贸核 心小组,海关关长任组长。
5月1日 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广西省公司成立,经理王志义。梧州、北海两内贸食品公司 相继改组,划归省食品出口公司。6月接管南宁内贸食品公司出口业务,兼营转口越南业务。
5月5日 广西省外贸局下达关于广西省私营进出口商安排确定:资金较多、有经营能力、 国外关系好的维持;资金周转困难、利用可能性少的,稳步代替;经营小宗商品、货源分散、 国营不能代替的,逐步组织联营;处于停业或半停业状态的,实行代替,其职工及资方实职 人员由公司包下来。
5月30日 广西省人民委员会任命朱维崧、 卢争先为广西省对外贸易局副局长,朱维崧 仍兼南宁关关长。免去卢争先省贸易公司经理职务。31日,国务院决定,防城、合浦、钦州、 灵山等 4 县和北海市划归广东省领导,外贸机构相应改变隶属关系。
6月 广西食品公司驻深圳转运站 (外贸) 成立。1957年改为广西食品出口公司驻深圳 转运站。
7月4日 广西畜产公司召开首届畜产系统技术会议,贯彻全国畜产收购规格,交流经验。
7月7日 《中越边境小额贸易议定书》在北京签字。议定书确定广西边境开放口岸:爱 店、睦南关、平而关、布局、水口、科甲、硕龙、岳圩、那禀、龙邦、平孟隘。封闭北山、 凭祥、新兴 3 个口岸。东兴、滩散、峒中 3 个口岸随行政区域改变划归广东。贸易限额为 人民币10 元。
7月21日 广西商业厅、 外贸局决定省食品公司和省食品出口公司合署办公,合署后仍 为两个独立核算企业。
9月5日 国务院通知,调整各地海关任务和领导关系。一、海关执行的签发许可证、对 私营出口商的登记管理、零星小土特产的审价工作,移交各地外贸局 (处) 办理。二、地方 海关受外贸部和所在省人委双重领导,并接受省外贸局指导。
9月19日 国家外贸部通知, 南宁海关北海分关改为独立关,东兴支关隶属北海关,峒 中、滩散支关仍由南宁关负责。
10月20日 广西省人民委员会颁发执行修订的《广西中越边境小额贸易管理办法》 。1 月制发的《广西中越边境小额贸易管理办法》及《广西中越边境小额商贩携带进出口货物暂 行管理办法》作废。
11月1日 开放中越边境地方国营贸易, 并开始执行《广西省中越边境地方国营贸易进 出口货物监管验放试行办法》。
12月27 日 广西省人民委员会颁发 《广西省中越边境地方国营贸易公司进行货物交换 实施办法》。货物交接口岸:广西睦南、平而、水口;越南同登、平而、伏和。
是年 广西外贸出口额为 3508万美元,收购额为 8457万元。
1956年
1月 南宁全市私营工商业全部实现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梧州口岸12 家私营出口商全行 业公私合营。广西省外贸局批准广西土产出口公司桂林、柳州两收购站,改为广西土产、食 品两出口公司桂林、柳州联合办事处;广西土产出口公司广州转运站改为两公司联合转运站。
4月9日 广西第二届对外贸易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贯彻全国省市外贸局长会议及 省七届财经会议精神,总结1955年工作,交流经验,安排1956年任务。
7月6日 中越两国贸易代表团在越南河内举行两国地方国营贸易会议并达成协议。这年 双方进出口货值各 200万元,其中广西进口 80万元,出口 120万元。
8月9日 广西外贸局召开外贸工资改革座谈会,贯彻全省工资会议精神,研究制订工资 增长指标分配方案。
8月18日 国家外贸部批准成立中国矿产公司广西省公司,经理罗改善,编制 45人;批 准增设梧州矿产支公司,桂林改设转运站,百色成立转运站。
9月8日 广西同越南谅山、 高平省1956年地方国营贸易谈判在南宁达成协议。广西进 口货值 453428元,出口货值 334324元。进口以农副产品、药材、手工艺品为主,共60 种; 出口以工业品、手工业品为主,共169 种。广西首席代表任耕卿,越方谅山、高平省首席代 表阮庆美。
12月 桂林、容县、百色、平乐、宜山 5专区及梧州市建立外贸局和土产、食品出口支 公司,在桂林、梧州设矿产支公司,实行政企合一。
是年 由于广西边境地区农业集体化的发展和越南实行土地改革,中越边境小额贸易缩 小, 广西进口货值 100.96万余元,出口货值 90.65万元,均比上年下降。广西外贸出口金 额 4469万美元,收购额为 9311万元。
1957年
1月10日 广西外贸系统有行政单位22个:省外贸局,梧州市及 5 个专区外贸局,南宁 海关及梧州、凭祥分关,水口、平而、睦南支关及 9 个小额贸易支关。有企业单位 22个: 省土产、 食品出口公司,梧州市及 5 个专区土产、食品支公司,省矿产公司及梧州、桂林 支公司,凭祥外运分公司,土产、食品公司广州联合办事处及柳州联合转运站,食品公司凭 祥、深圳转运站。
1月17日 广西第三届外贸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 会议内容是研究自由市场开放后如何 组织货源, 进一步明确专、 市外贸机构职责任务,确定大力组织货源、发掘新产品为1957 年中心任务。
1月20日 国家外贸部财会工作组到广西省食品出口公司和省土产出口公司及梧州外贸 基层单位进行检查指导工作。
3月6日 春季仓库检查发现, 广州办事处仓库库存干姜 1673公斤全部回潮,4000多公 斤罗卜干变质倒入海中, 南宁外贸食品仓所饲养活猴死 312只,占饲养量的21.51%;梧州 土产仓存防杞 1000公斤, 茛姜750公斤,土茯苓头 2000公斤,乌梅 1559公斤,续断 2012 公斤,全部发霉变质。省外贸局当天发出指示,必须做好防雨防汛及仓检工作。
3月16日 中共广西省委财贸部下达1957年土特产品分类掌握划分:一、按计划限量出 口的:活猪、食用油、粮食、杂豆、菜牛、木材等;二、内外兼顾的:苎麻、晒烟、茶麸、 土纸等;三、内销服从外销,优先供应出口的:蜂蜜、芋头、薯品、椒干、红瓜子、活鸡、 活鸭、山羊、蒜头、生姜、笋干、干鲜果及市场供应正常的土药材等。
6月29日 广西粮食厅同越南谅山省林土产公司,就谅山向广西输出稻谷1650 吨举行会 谈并达成协议。
7月3日 中越两国代表团在河内举行1957年地方贸易会谈并达成协议, 双方进出口额 各为 200万元人民币。其中广西出进口各 80—90万元。
7月31日 中越两国贸易代表团在河内换文确认,1955年 7月 7日在北京签订的《中越 边境小额贸易议定书》有效期延至1958年 12月 31日。
8月10日 中越地方国营贸易谈判在南宁达成协议,广西进口商品59 种 43.47万余元, 出口商品100 种 42.44万余元。
8月26日 两广 (广西、广东) 矿产品对西方国家和港澳出口座谈会确定:软锰粉出口 由两广共同掌握,软锰砂、生石灰、方解石的石米石粉、红土、黄土由广西经营出口;方解 石、石灰粉、其他石米石粉由广西掌握出口价格,广东配合出口。
11月28日 广西省人民委员会第 26次会议决定, 省直机构 46个减缩为 27个。其中商 业厅与服务厅合并为商业厅,外贸局隶属商业厅,供销社与商业厅合署办公。当时称为“四 合一”,厅长廖生东、副厅长任耕卿、卢争先、林中。
12月1日 停止办理中越贸易协定项下人民币计价的帐单结算, 改为卢布计价。中越地 方贸易及援越物资仍以人民币计价。
是年 广西外贸系统机构有:省外贸局及食品、土产、矿产 3 个公司,梧州市及容县、 平乐、桂林、宜山、百色 5 个专区外贸局,梧州食品、矿产、土产 3 个支公司,土产食品 广州办事处,凭祥外运公司,柳州、深圳、贵县转运站,全省外贸职工共 3768人。
是年,广西外贸出口额 619万美元,收购额首次超过 1 亿元,为 12822万元。
1958年
1月 广西省外贸局驻广州办事处在广州成立。
2月27日 国务院批准广西商业厅、外贸局、服务厅、供销社并为商业厅,保留外贸局、 供销社名义。
4月4日 国务院任命任耕卿为广西商业厅副厅长兼外贸局局长。
4月20日 中越两国地方贸易代表团就开放边境口岸举行谈判并达成协议, 中国广西开 放凭祥、 水口, 越南开放同登、 驮隆口岸, 贸易限额按地方贸易限额的 10%左右执行 (1960年 5月越南提出停止执行)。
4月26日 广西与越南谅山、 高平省1958年地方贸易合同在南宁签字。 广西出口货值 83.8万余元,进口货值 46.39万余元。
6月 本月起,广西外贸局与土产、食品、矿产 3 个公司合并为政企合一的广西商业厅 外贸局。任耕卿兼局长、副局长崔文华、李宝田、王志义、罗改善。
7月 各专区设外贸转运站,属专区商业局领导。至此,各专区均有外贸机构。
9月底 合浦白龙珍珠养殖试验场人工殖珠试验成功。 10月下旬《南方日报》、《香港 大公报》、《英国伦敦晚报》,均给予报道。
……
历史研究学家呀 谢谢,州长辛苦了 遗忘的合浦 发表于 2022-1-14 09:24
历史研究学家呀
历史的搬运工而已,你不要说了,等下某人会来挖苦我只会搬运“缝合”历史:lol qq_1530579095 发表于 2022-1-14 10:02
谢谢,州长辛苦了
不辛苦,就是搬过来给没见过的合浦人看看 难得这么详细 看完了,谢谢廉州长为我们带来了这么详细的历史资料。 南之浦 发表于 2022-1-14 20:50
看完了,谢谢廉州长为我们带来了这么详细的历史资料。
从广西通志上搬过来的 威廉州长 发表于 2022-1-14 17:13
历史的搬运工而已,你不要说了,等下某人会来挖苦我只会搬运“缝合”历史
月经佬磨刀霍霍正在向你走来 好的,又涨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