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温浅浅 发表于 2022-2-17 17:07:15

关于合浦文昌塔的历史文化 | 民间传说与研究学者分析

      合浦文物保护单位科普,浅浅来给大家讲讲文昌塔!

      合浦文昌塔的概况
      合浦文昌塔矗立于县城南郊约3公里处,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座八角形七层楼阁式砖塔,高约36米,塔座直径8.1米。为7层叠涩密檐砖塔,其造型从底层向上逐层收窄,塔顶为一红胡芦。每层开着东西通风门,即坤门与凤门,其余是作装饰之用的假门,塔内有阶梯盘旋而上。据说,登塔眺望,可观北海远景以及将合浦廉州这座“千年古郡”尽收眼底。不愧是合浦地标建筑之一!

      文昌塔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是广西南部宝塔之冠,这对研究古代文化艺术及建筑力学都有较大的价值。是合浦现存文物古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合浦历史文化重要构成部分。

       文昌塔的来历

       塔属于宗教建筑物,并非源于我国

       “塔”属于宗教建筑物,并非源于我国,而我国是从佛教传入后开始建塔。佛教为古印度的释伽牟尼创立,释迦牟尼去世后,教徒将其骨灰埋葬在多座窣堵坡中,“窣堵坡”也就是坟,但那种坟比较简单,只是在一个台基上修起半圆形的坟,再加上顶尖。东汉时,“窣堵坡”随佛教传进入我国,我国建筑师在古代原有高层建筑的基础上,吸收古印度墓塔创造了具有中国风格的塔。随着佛教的发展,中式塔开始在我国蓬勃发展,因此,全国各地都修建有成千上万的文昌塔、文峰塔、风水塔等。
(图片源于网络)

       文昌塔的文化
       文昌,原意属星官名。即常说的“文曲星”或“文星”,也有称“ 文昌帝君”的。主读书功名事业等。所以,“文星”是深受文人崇拜。
古人非常重视文昌,在许多城市都设有文昌塔。一般文昌塔,有七层的,有九层的,最大有十三层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催文催贵的威力更大。凡是有文昌塔的城市,在过去都是出过很多文人墨客的。文昌塔为风水中常用之法器,将文昌塔摆放在文昌位,则可立即令人头脑敏捷,思维发达。

文昌塔,有七层的,有九层的,最大有十三层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催文催贵的威力更大。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伫立着几座有名的文昌塔。比如有:合浦文昌塔、湖口文昌塔、祁阳文昌塔、邵阳洞口县文昌塔等。这些塔对研究古代文化艺术及建筑力学都有较大的价值。图为白马寺文昌阁的文昌塔造型之一。
(图片源于网络)
       关于合浦文昌塔的传说
       关于合浦文昌塔的由来在众说纷纭,传说,清乾隆年间,进士出身的康基田受命到廉州任知府,府治就设在如今的合浦县城。精通风水的康基田一到合浦,就四处考察地形。他发现合浦是个“犀牛出海形”,而城南一带正是“犀牛吉地”。这一带坟地较多,若谁家偶尔葬中穴位,子孙必然大贵。子孙一贵,势必威胁“康府”地位。于是,康基田命人在城南建起文昌塔。当斜阳照射时,塔身长长的投影恰像一根七节钢鞭,鞭打犀牛,将之往回驱赶,以破风水。据说,康基田此举,使合浦百年间不出人才!

       而从文昌塔建造的时间可以推翻以上说法,合浦文昌塔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而康基田(1728—1813年)是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才由钦州知州擢升为廉州知府。由此可见,康基田到合浦时,文昌塔早已立起来了。

       除了上述说法,民间对于赶跑“犀牛”的说法也各有不同。

       一是说:古时合浦廉江常生水患,祸害民生。有一年,不知从何处跑来一头巨大的犀牛,停留在廉江河湾里。从此江水不再泛滥,百姓得以安生。到明万历年间,官府赋税徭役名目繁多。然而,每当官吏到廉江一带横征暴敛时,犀牛便会现行,将官吏吓跑。恼怒的官吏们经一番谋划,在廉江河湾高坡上建起文昌塔。塔落成后,每逢太阳斜照时,塔影便倒映在河湾中,像一条长长的鞭子抽打在犀牛身上,致使犀牛无法在廉江安身,只得逃逸他处。此后,贪官们又可为所欲为了。

       另一种说法是:明代某一年,廉州来了个“番鬼佬”(廉州人当时对外国传教士的蔑称)。这“番鬼佬”目光犀利,能看穿石头。一次,“番鬼佬”来到廉江边,一眼便看出水里有头大犀牛,马上意识到这是个灵物,并预感廉江因此日后必出大人物。为扼制廉州,“番鬼佬”便编造谣言说:“河湾中的犀牛是个妖孽,不除去终有一天会祸害地方。”官府听其怂恿,便在廉江河湾旁山坡上建起一座酷似牛鞭的塔。塔落成后,像鞭子不断抽打犀牛,使之无法安生,只能逃往别处。此后,廉州便少出俊才了。因此,合浦一些人又将文昌塔称为“番塔”。

      于是,合浦文昌塔的风水故事至今未曾有官方一套介绍,仍然处于扑朔迷离的状态。但,在北海日报阅读过关于文昌塔的专题上称,北海历史文化研究学者范翔宇表示,合浦文昌塔为刘行义主持修建。刘行义,号伊人,漳浦人,进士出身。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任廉州府知府。

       当时的廉州府多年未出科举人才,对此,乡绅们都认为是因为廉州府城周边的地势过于平坦,无法积聚文运才气,因此纷纷向刘行义提出整治风水运脉的许多建议。于是,刘行义考虑到大家共同心理的需求,同时为了鼓励更多的学子勤奋读书应举,刘行义牵头捐资发起修建宝塔。宝塔建好后,就以文化发达昌盛之意,取名文昌塔,以培文运,象征地方文运昌盛,科举考试顺畅连捷。

威廉州长 发表于 2022-2-17 17:24:47

:lol:lol感谢楼主对合浦人民进行科普

叶进 发表于 2022-2-17 19:07:38

浅浅文化功底深深。

南之浦 发表于 2022-2-17 19:19:06

谢谢楼主推广合浦的文化!

合浦008 发表于 2022-2-17 20:28:22

讲好文昌塔故事

余温浅浅 发表于 2022-2-17 21:33:09

威廉州长 发表于 2022-2-17 17:24
感谢楼主对合浦人民进行科普

也给个机会自己多些了解合浦

余温浅浅 发表于 2022-2-17 21:33:55

叶进 发表于 2022-2-17 19:07
浅浅文化功底深深。

了解合浦文化

余温浅浅 发表于 2022-2-17 21:35:19

南之浦 发表于 2022-2-17 19:19
谢谢楼主推广合浦的文化!

我也需要多一些了解合浦以及讲好合浦的故事

余温浅浅 发表于 2022-2-17 21:35:49

合浦008 发表于 2022-2-17 20:28
讲好文昌塔故事

讲合浦的故事,浅浅是认真的

山之南 发表于 2022-2-17 22:23:03

楼主辛苦了,楼主是我们合浦的形象代言人。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合浦文昌塔的历史文化 | 民间传说与研究学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