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薏 发表于 2022-3-21 01:15:52

缅怀和思念——学年剪

      挂了电话,从凌乱的书桌上寻出许久没用的镜子,边打量边用手侧着后脑勺后的长发,“真的有那么长吗?”,“好像也没有长到可以披肩吧”。但似乎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讲确实是有那么一点不够得体了。

       二十分钟前,刚与父亲通过电话,从父亲的言语中能听出他对疫情的惶恐和焦急,因为我知道父亲是永远闲不下来的人,但对于这种特殊时期我也是安抚着他和母亲不要随意走动,相信很快就会过去,这时母亲从父亲的手中夺过电话,“我跟你爸很好,你在外面要注意安全..... 你的头发怎么回事,怎么那么长啊!” , 我笑呵呵的做了一个鬼脸,用左手捋了捋遮住眼镜的刘海,“妈,我过段时间会去剪的,你放心”。

          放下镜子,拿起耳机,思绪伴着歌声滴滴答答被午后的夕阳拉长,开始蔓延。

          新学年对于我来讲还是记忆满满的,记得小时候母亲每到学年开始先带上我到学校把学费交齐了,然后都要到一间我记不起名字的理发店去理发,记忆中那是一家非常老旧的理发店,倚靠在一栋小两层的洋楼旁边,用看起来不太结实的铁皮板和木条支着,对着门的是一面巨大长方形的镜子,镜子下方是一张菱角被年月抹掉了漆的实木桌子,上面摆放着左长右短的剪刀和两把像极了田间农耕时才开到田里的小型拖拉机头的手动理发器,而最气派和贵重的必定是那两把不知出于哪位工匠之手,可上下,可放平的理发椅子了吧。

      对了!还有门口侧边的柱子上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总是能看到得板子,上面用粉笔描了边的楷书写着:【大人5元,小孩2元】。

      而每次母亲带我过来,还没等母亲把自行车停好我已经坐在理发店的长板凳上了,而老师傅总是低着头透过老花镜点头示意让我稍微等一下,然后转身用左手搭在酣睡已久的中年男人脸上继续刮剃着胡茬,酣睡的呼噜声夹杂着胡茬的断裂声,一遍一遍,没有丝毫怠慢,在老师傅祖传的手艺下显得格外的流畅。
      而整个理发店我唯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找不到一个电动理发器,而手动理发器每次都能把我的头发连根拔起,但是儿时的我总能强忍着不动声色,盼着念着早点结束,或者疑惑,为何总要用手动理发器,就不能用剪刀?或者用那半弧型镶嵌着黄铜的刀柄且锋利的祖传的剃刀?

       好不容易等到老师傅用残缺的海绵垫拍打脖子周围细碎的头发,而似乎母亲总能在老师傅解开绑在我脖子上的围兜前道一声:“这里再短一点,这里短一点。”,我也只能呆呆的透过镜子看着身后的那条马路上来来回回的人群,和身后母亲与老师傅在我脑后笔画的样子,和那个一直张着嘴酣睡的中年男子,似乎这一切都没有办法阻止他安安稳稳的睡上一下午。
         这种规矩从小学一年级延续到中学,理发店从铁皮房改成了红砖瓦房,从2元到8元,一直延续着我跟母亲的学年剪,后来一天天长大,离开了家乡到别的城市读书,离开了母亲,也告别了学年剪头....
      再后来有了自己的生活,也就是逢年过节才能回一趟家,但在母亲眼里我永远是个孩子,她总会唠叨甚至揪着我的头发,当然我也会在她开口之前说,“我知道,短一点对不对?” 她才能放开高她半个头的儿子的头发,然后眯着眼睛笑。
      岁月希望你慢一点,再慢一点。

       现在疫情比较严重,近期也没有去剪头发的计划,希望家乡的疫情早日能清零,父母身体健康。也祝大家一切顺利,克服疫情。

(注:记忆中的理发店在:合浦第五中学勤礼街拐角的第一间,相信已经不复存在了吧,但是还是去缅怀和思念)




金tsai 发表于 2022-3-21 13:07:36

金tsai 发表于 2022-3-21 13:14:15

合浦008 发表于 2022-3-21 20:19:19

手动理发器费力

南之浦 发表于 2022-3-21 21:58:56

有几十年没到过这种理发室了,好怀念。

遗忘的合浦 发表于 2022-3-21 22:30:46

南之浦 发表于 2022-3-21 21:58
有几十年没到过这种理发室了,好怀念。

是不是发剪,是用手捏着剪的,跟剪刀一样操作

叶进 发表于 2022-3-22 00:21:04

初次来合浦县城读书才见识电动剪,以前在乡村都是手动剪。

daming1983 发表于 2022-3-22 08:12:25

般若 发表于 2022-3-23 00:37:22

这图片很有历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缅怀和思念——学年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