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温浅浅 发表于 2022-6-8 09:52:00

山口两广批发市场昔日的人潮涌动是多少交界处居民的回忆?

      近期,留意到山口两广市场被拍卖,唯有菜市场被一位姓陈的老板以四千多万高价拍走,而两广批发市场拍卖流拍。


       想起两广市场是多少两广交界处居民的逛街选址,对于两广市场年少时的种种回忆至今历历在目,可是现在记不清有多少年未踏入两广市场,前几天匆匆忙忙经过两广批发市场,一条又一条街道,一间又一间服饰店,一摊又一摊水果摊...仍在大的程度上保留记忆中的模样,可是人流量却是今非昔比。大概是因为前一段时间湛江疫情的原因,许多属于湛江地区的居民都不能出湛江地区,现在一切向好了,相信山口市场的热闹非凡很快就会恢复。
上图为2019年以前的山口街
      当穿过年少时常常与母亲逛街买衣服的成衣行时,举目四望发现从前几乎每一家店铺地板都是原有的水泥地,现在已经改成了老板自己想要的模样。印象中的两广批发市场假日期间都是人潮涌动,就算不是假节日也有不少的两广交界居民来逛街。虽然我并非山口人,但刚好是生长在两广交界处的高桥镇红江农场,对山口有着不一样的熟悉感。前日正好是端午节假期,熟悉的街市也人员稀少,留意到,成衣行一些店铺的老板都组队搓上了麻将。

      还隐约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跟着母亲来山口赶集,从山口老街的人潮汹涌向两广市场转移,老街的人山人海便从此没落。而随后两广市场每每到农历三、六、九就是山口赶集圩日,还记得老一辈那句顺口溜:369趁山口!圩日的各种叫卖与赶集的乡亲父老那种画面还记忆犹新。


      虽然现在城区乡镇的商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相信老一辈或一些同辈的人都记得乡镇的趁圩活动。不过,随着圩日文化渐渐被淡化,年轻一代,大多数年轻人不一定知道了。

      圩日文化或许引起一些年轻人的好奇,明明街上不管哪天都货物齐全,为何还要整个圩日呢?其实圩日是物质匮乏的产物,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粮油果蔬、针线衣物都不能轻易买到,大部分人家里的一切吃穿用度都要提前规划,等到圩日再进行一轮添置。因此,才有小时候经常听到老一辈说:369趁山口,147趁青平,258趁车板。

      说到逛山口街,在我开始对事物有比较深刻印象时,山口的圩日就已经从老街向两广市场转移,后慢慢越来越成熟。与其说从前,不如说至今两广交界处的居民都喜欢去山口趁圩购物,尤其是买菜,海鲜种类多又价格实惠,货物齐全。现在“趁圩”这个词似乎越看越遥远与模糊,但还有那么几代人始终把它停留在故乡回忆里。关于圩日文化,你们了解吗?欢迎补充~


般若 发表于 2022-6-8 10:22:42

好的,我知道啦   

捏吴仔 发表于 2022-6-8 10:45:57

嗯,确实不贵,值得入手

黎一一 发表于 2022-6-8 10:46:47

曾经几时,只剩回忆了。

jony·茵 发表于 2022-6-8 11:35:34

这个趁圩的记忆不是每个人都有了,我都觉得淡忘了

左边 发表于 2022-6-8 11:40:17

山口本来还是很有优势的

叶进 发表于 2022-6-8 12:08:39

现在圩日与平日唯一的差别是多了乡村里捉出来卖的鸡鹅鸭。

叶进 发表于 2022-6-8 12:14:38

山口街的餐饮是鸭饭店最多,大概有几十摊吧。

大名叫小明69 发表于 2022-6-8 12:55:58

曾经因为做宣传去过一次,印象最深就是鸭饭和番薯干

Jason18 发表于 2022-6-8 14:50:53

山口镇靠近廉江高桥镇 附近的人都经常去山口买菜,逛街,尤其是准备过年的时候,连车板人都去山口赶年货,可见山口比青平好逛多了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山口两广批发市场昔日的人潮涌动是多少交界处居民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