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州长 发表于 2022-6-30 11:56:01

【【【珠归合浦,用来比喻香港回归】】】

本帖最后由 威廉州长 于 2022-6-30 16:05 编辑

前言:【明珠归合浦】 唐·王维:“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http://pic.hongdou.gxnews.com.cn/picbbs/big/2022/0630/524900_f1e9fb31d418bd56c3f836c307dec8e2.jpg

      为什么用“珠归合浦”来比喻香港回归祖国?
      原因很简单,“珠”即明珠,指东方之珠香港;“归”即回归的意思。”珠归合浦“和成语”珠还合浦“的意思一样,“珠还合浦”用于比喻人去而复回或东西(往往是指珍贵之物)失而复得。所以说用”珠归合浦“来比如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贴切不过了。
      “珠归合浦”的出处可以追寻至中国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号称“诗佛”的唐朝诗人王维所作的《送邢桂州》一诗,诗中写到:“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可见,在没有互联网,甚至没有报纸杂志的唐朝,“珠还合浦”“明珠归合浦”的历史典故已流传甚广。
       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北区交界处的中英街上,深圳市盐田区委、区政府在中英街一号界碑旁修建了警世亭,在靠近警世钟一侧有八个大字格外醒目:“珠归合浦百年梦圆”。
      

    合浦,号称珠乡。
    “珠”在合浦历史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毫无疑问,南珠(珍珠),就是珠乡合浦的魂。       成语“珠还合浦”以及成语故事在古籍古迹中的体现自不必多说,仅当今身影已够多,国家领导人题词的“南珠之乡”、合浦县城地标美人鱼广场上还珠女托举的“珠”、还珠广场(连广场上的喷泉雕塑都取名叫“南方之珠”)、还珠戏院、还珠大道、还珠南路、还珠桥……《珠光帆影》舞台剧、《珠还合浦》音乐剧、《南珠》文艺期刊,甚至连农场都叫珠光农场。      如今的现实是,很难合浦南珠产业泛起的水花,别说实际的产业动作了,连宣传页不多。
说白了,一个珍珠产业当然比不上合浦现在全力推进的玻璃产业(石英砂产业)更能让合浦在工业产值或者说财税方面有一个指标上的重大提升。但是,我不认同有些人说的,除了历史文化的意义之外,发展南珠产业已经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已无必要。毕竟贵为珠宝,还是有其价值的,就看怎么去打造和宣传。一个小小配饰人家都能做得风生水起,我不相信珍珠产业没有一点市场价值、经济价值。我们应该向柳州学习,人家连一个之前很多人抗拒的小小螺蛳粉都能打造成一个网红产业。至少我们也应该向梧州学习,人家连人造宝石都很用心去打造。我觉得办法还是有的,就看是不是用心去思考了,就看有没有付诸行动了。      历史上,合浦第一次丢魂(“珠去”)发生在汉代时,根据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循吏传·孟尝》记载“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徒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可见,彼时南珠对合浦的重要性,珠没了魂没了,合浦的老百姓命都没了。好在后来历史上演了“珠还合浦”的好事,“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珠还合浦后,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又恢复往日繁荣。这就是成语“珠还合浦”的由来。
      如今,历史又在合浦重演。
      合浦“珠去”再次上演,其因有二。其一,合浦南珠最主要的产地营盘等镇划入北海市区,脱离合浦管辖范围。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南珠主产地都不在合浦了,合浦还有多少珍珠?其二,话说虽合浦南珠的主产地已不在合浦,但原本至少还存有一个产地即山口的乌泥池古珠池即东园的珍珠养殖场。但“后由于国家海洋环保专项督察,界定该珍珠养殖场在儒艮自然保护区内,2018年8月已拆除清理海上养殖场螺棚,……至此,合浦县完全停止珍珠养殖生产”。
       这确实是一个尬尴的事情,合浦,号称珠乡,珠都没了,魂都丢了。
       我看到一篇于去年(2021年)11月初撰写的《合浦县农业农村局开展珍珠产业发展海域调研》(报告),其中的工作计划是这么写的——海洋、农业有关部门要调整完善我县沿海海域功能区划,明确珍珠原种场、珍珠养殖区和马氏珠母贝自然繁殖区等海域,满足南珠产业龙头企业养殖珍珠用海要求,核发海域不动产证、水域滩涂养殖证,保证珍珠贝原种场、良种场建设用地。
       最近看到北海旅游文体局举办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展区的8项内容中,只有南珠传统养殖技艺是前门没有加地名的,只有南珠没有“姓”,着实特别,也着实让我感到惆怅。再去看合浦旅游局搞的非遗相关活动,根本寻不到“南珠”的一丝痕迹。顿觉,珠乡无珠,十足尴尬。
       所以,我很想问一下,距有关部门的那个调研已经过去8个月之久,距合浦“珠去魂丢”将近4年之久,现在是什么情况什么进展了,南珠何日有望还合浦?      这个“梦”不需要像香港回归一样,需百年才能圆吧?
——————————————------------------------------------------------------------------------------
明珠归合浦
人民资讯2021-05-15 09:47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王维《送邢桂州》)  此为王维的一首送别诗,为送友人邢济赴桂州上任写的。
      诗从送别写起,然后想象友人由京口一路到达桂州的情景,最后坚信友人作为朝廷派去的官员,一定会像留下了“珠还合浦”传说的孟尝一样为官清廉,造福百姓。
首句写京口(即今日镇江)送别场景,“铙吹喧京口”以听觉感受来写视觉形象,让人感到送别场面之热烈壮观。“风波下洞庭”,这一句点明邢济取水路前往桂州。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写路途经历,“击汰”意谓击水,“扬舲”即开船,意为乘着船一路都很顺畅,过了一座座山,一道道岸。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此笔势陡转,日落时湖光与落日余晖融成一片耀眼的白色,碧波滚滚而来时,整个天地又仿佛都染成了青色。写得雄浑精警,是历代传诵的名句。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化用珠还合浦和使臣星的典故,“明珠归合浦”化用东汉孟尝故事。“使臣星”之典也出自《后汉书》:“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且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都。投李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视,问曰:‘二使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耶?’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
       这两句意思是:明珠回到合浦,一定是追逐你这颗使臣星而来。形容邢济为官清廉,定会造福桂州百姓。作为送别诗,不落虚美的俗套,可谓佳作。
      本文来源:北海日报

http://pic.hongdou.gxnews.com.cn/picbbs/big/2021/0629/524900_2d09b25e78a3b71c19fb8f76fa2e19ac.jpg


http://pic.hongdou.gxnews.com.cn/picbbs/big/2021/0629/524900_35688729fae405e961621a4c7e9384b9.jpg


http://pic.hongdou.gxnews.com.cn/picbbs/big/2021/0629/524900_40a59052edb00262bc6be1915608f0b7.jpg

威廉州长 发表于 2022-6-30 12:56:37

本帖最后由 威廉州长 于 2022-7-1 08:08 编辑

副标题——广西唯一出现在成语的地名,用来比喻香港回归

金tsai 发表于 2022-6-30 15:04:07

5754212gfy 发表于 2022-6-30 15:15:22

威廉州长 发表于 2022-6-30 12:56
新版本在哪里编辑啊,字体大小不一

明珠已不复归于合浦,只因再无孟尝使臣星。

威廉州长 发表于 2022-6-30 15:16:24

金tsai 发表于 2022-6-30 15:04
州长,把帖子拉到下面,在帖子下面左边。

还没有通过之前好像找不到,现在看见了

威廉州长 发表于 2022-6-30 18:04:03

5754212gfy 发表于 2022-6-30 15:15
明珠已不复归于合浦,只因再无孟尝使臣星。

香港回归,百年梦圆。珠还合浦之“梦”何时圆?

smiledog 发表于 2022-6-30 19:06:38

近海污染,珠归梦难原啊!三年任期,领导都想快点出成绩,没有了长期执政的领导,每个人的方向又不一样,难搞喔!

合浦008 发表于 2022-6-30 19:07:22

期待

dengyifan 发表于 2022-6-30 20:00:06

领导不关心这些。

山之南 发表于 2022-6-30 21:50:37

合浦珍珠,又称合浦南珠,是举世闻名的。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珠归合浦,用来比喻香港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