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的房子越来越难卖了
县城的房子越来越烫手了。在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野蛮生长后,县城房的流动性开始变弱。眼见县城的楼市日益萧条下去,新房库存积压,二手房有价无市。在过去的十年里,县城房是几亿农村及乡镇人口进城的跳板。广大农民兄弟的进城需求是县城房价最有力的支撑。但现在,农村已经没人了。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c2eb939cb72749a3987e461030536be4~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1153342&x-signature=3yUi1qE54kPdbos4ErWlBS0TxwQ%3D其实,中国80%县城的房子只有建筑价值,而没有土地价值。县域经济,除了百强县市以外,在中国基本都是被集体遗忘的存在。主要原因有两点:1、县域缺乏持续产出的产业。2、县域人口在持续流出。人口和经济这两个硬核逻辑都不成立,房子再好,住不上,也是花瓶!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56a2c9db5694ff9a595af31f75bf224~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1153342&x-signature=HmX9%2F%2F2YeKnhdCOXdaMnpSDD%2BYw%3D
先前房价也只是凑了那波全国性涨幅的热闹。今年行情很明显了冷下来,先前涨起来的那波房价已经跌回去了!回顾过去十年在每一轮房价大调整中县城的房子对于价格的反映都是比较滞后的往往表现是涨的慢、跌的快。而且在小县城回老家上班的朋友,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就业方向。一个是体制内,另一个是体制外。体制内的工作一般是银行、医院、老师和公务员这类,是人们印象中的“铁饭碗”。这类人比较有钱,也是县城买房主体体制外不是销售就是服务员,好一点的可以找到文职一类的工作,月薪在两三千。这类人在县城买房需要父母长辈支持。小县城里的财富好像扎了根,只在内部流通,整个城市的财富都没有增长。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小县城里产业落后,人口流失严重,年轻人出去了就不想回来了,然后小县城里的经济更加发展不起来。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bdd8629db189496ca60abb56eef76ca7~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1153342&x-signature=AKIgOXiso8kDqHKKfNW1UZPsktI%3D
小县城的房子还有未来吗?谁也不敢保证。但如果是你你现在敢在县城买房吗?
刚需则买!刚需则买。 看涨不看跌{:A072:} 哪里都难卖{:A047:} 县城的房子,越来越难卖了 没工作岗位,你叫人家来县城买个房子干嘛?还要每月交物业费,在农村多好,起码不用供房贷也不操心没青菜吃 中国的房子够30亿人住 都是乡下有地院的舒服,这白鸽笼,住的太压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