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超6万毫升!南宁30余名医护奋战27小时挽救生命
近期,南宁一名41岁高龄产妇因羊水栓塞出现大出血,经30余名医护27个小时的全力抢救,该产妇已转危为安,目前已转入普通病房持续接受治疗,其新生的宝宝也顺利出院。救治期间,血站6次紧急供血,抢救和治疗用血约合6.75万毫升,相当于17个健康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和,为近5年来南宁市用血量最大的病例。8月6日下午17时17分,南宁中心血站接到来自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的急救电话:“一名O型血产妇因羊水栓塞出现术中大出血,并造成凝血功能障碍,情况非常紧急,急需大量血液进行救治!”血站值班人员接到求助后立即响应,第一时间按照临床需求准备了约合13070毫升的血液,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院救治患者,并持续关注产妇病情发展,随时进行血液供给。
据悉,产妇王女士在转运至产房的过程中尖叫一声,突发意识障碍,疑似发生羊水栓塞。产妇如遇羊水栓塞死亡率极高,当时产妇情况十分危急。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医护团队立即紧急对其实施剖宫产手术,将胎儿娩出,同时开通中心静脉通路,建立有创桡动脉监测,多名医护无间断接力心肺复苏,以持续有效、将近90分钟的心肺复苏,为产妇维持生命体征接受后续救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羊水栓塞是指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引起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的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兼厢竹院区产房主任孔琳介绍,羊水栓塞发病率不高,但是它的死亡率约为19%~86%。而且羊水栓塞发病急,也没有比较好的预测手段,所以一旦发病就会非常凶险,可能在数分钟内产妇便会失去生命。
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ECMO团队接到救援通知后也火速到达现场,迅速为该名产妇建立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经过20多小时的联合救援,在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和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ECMO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并持续配合输血治疗,为产妇进行手术止血。术后,为进行后续的器官功能复苏,该名产妇转至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监护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
据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丘国政介绍,该名产妇因心脏骤停、缺血缺氧时间长,继发了缺血缺氧性脑病、心源性休克、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心肺复苏后综合征,救治难度极大。由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产科、肝胆胰脾外科、泌尿外科、脑血管病·脊髓神经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等十几个科室组成的MDT团队通力协作,为患者制定了ECMO支持、输血治疗、亚低温脑保护等一系列心肺复苏后器官复苏策略。经全力救治,该名产妇终于转危为安,顺利撤除了ECMO、呼吸机等设备,器官功能恢复良好,已转入普通病房持续接受治疗。
南宁中心血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输血是羊水栓塞患者救治的重要手段,救命的血液承载着血站和医院对患者生命的敬畏。在抢救及治疗过程中,两家医院为该名产妇紧急申请6次用血,南宁中心血站共计供应约合6.75万毫升的血液,这一用血量相当于337人单次200毫升献血量的总和,约合17个健康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和。“得知救治我妻子用了6万多毫升的血液感到非常震惊,特别感谢无偿献血者的无私奉献,是他们的血液在最危急时刻救了我妻子!”产妇家属袁先生表示,今后他也会定期参与无偿献血,希望能帮助更多等待血液救治的病人渡过难关。
心肺复苏、容量复苏、CRT治疗……8月7日晚,经30余名医护人员近27小时的奋力抢救,终于把产妇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据介绍,目前,王女士的器官功能恢复良好,已能正常交流,并在协助下可下床活动;经过治疗,新生宝宝的脑电图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头颅的核磁共振也没有出现异常,也已经顺利出院回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