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微澜 发表于 2023-9-23 16:22:03

秋分丨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4日之间。
    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80°,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古时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动,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也是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中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昼夜时间均等,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
    二是,气候由热转凉。按中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


    面朝黄土背朝天,丰收一年赛一年!


    2018年6月21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于是秋分日也是丰收日。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节气养生”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


    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是全年粮食收获的大头。伴随着秋分的到来,我国各地陆续迎来秋收时节,各地纷纷忙秋收。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到如今,农民丰收节已经走进第6个年头,这一节日已成为全国农民自己的节日、中华农耕文明的符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窗口。
    食丰收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农民为主角,不仅要庆祝丰收,更要通过这一契机促进农民增收。

合浦008 发表于 2023-9-23 18:35:24

长知识了

樱木0522 发表于 2023-9-24 21:00:21

丰收节?相对于南方来说,还是早点了,特别是我们这地方,水稻还刚点头呢,还有些穗还没出呢

龍壹V 发表于 2023-9-25 23:26:18

樱木0522 发表于 2023-9-24 21:00
丰收节?相对于南方来说,还是早点了,特别是我们这地方,水稻还刚点头呢,还有些穗还没出呢

没粮食吃的时候叫农民伯伯吃饱饭了叫农民兄弟现在直接叫农民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分丨中国农民丰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