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秋意重 寒色浓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今天21时16分我们迎来一年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寒露。气候由暖转寒,万物随寒气的增强日渐变化。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作为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寒露标志着阳气的衰退。“寒露”,是深秋的节令,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日带寒意,故名“寒露”。正如俗语所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露以后,南方秋意渐浓,北方即将入冬,雨季结束,白霜初现。此刻春捂秋冻已经不再适用,“寒露勿赤脚”,长辈们总说,凉从脚上起,穿上长裤长袜保暖,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宾,客也。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迟行的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陆续往南迁徙,寻找越冬之地。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雀鸟,感阳而出;蚌蛤,入水为阴。寒露天冷,黄雀隐没避寒,换之海中蚌蛤突然增多。其贝壳与雀鸟的颜色花纹相似,故而古人认为雀化为蛤。
三候:菊有黄华
寒露渐近尾声,深秋百花皆感阴气而凋零,唯黄菊独盛开,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
如果说白露是从炎热到凉爽的转折,那么寒露就是从凉爽到寒冷的转折了。稍有不慎,就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容易复发,被称为“多事之秋”。但同时秋季又是最好的滋补季节。寒露时节,应多食用糯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食用鸡、鸭、牛肉、鱼、虾、山药等来增强体质。
凉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