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翔 发表于 2024-1-10 10:16:00

明年起连续5年没有年三十,为何年三十时有时无呢?

    明年起连续5年没有年三十,年三十为什么时有时无?关于2025年起将连续5年没有年三十话题迅速冲上了热搜,不少同学也有疑惑,为何年三十时有时无呢?
    据介绍,我国农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定义的,称之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53天,并非整数,而一个月的天数要用整数表示,因此有时是小月29天,有时是大月30天。
    腊月逢小月的情形并不少见,2013年、2016年、2022年以及从2025年到2029年的连续5年,都没有年三十。虽然年三十会“消失”,但不管是腊月二十九还有腊月三十,作为传统节日的除夕却一直都在。
    农历的月是按月亮盈亏的,周期为29天半,因此大小月交替,如果一年只有12个月,双月是大月,每年就都有年三十,但每两到三年会有一年有十三个月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闰月过后的大小月就会变,可能单月大双月小,就没有十二月三十了,要等到下次闰月过后才会转回来。


    一年有十二个月还是十三个月由24节气决定,二十四节气有十二个中气,也就是阳历下半月的节气即冬至 大寒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也可简记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两个中气(点)之间的时段就是西方的星座,比如夏至和大暑之间就是巨蟹座。两个中气之间是365/12=30.4天多一点,而阴历的月平均为29.5天,如果哪个月恰好不含中气,这个月就作为闰月,它前边是几月,这个月就叫闰几月,比如2023年的春分是3月21日,从3月22日到4月19日(谷雨是4月20日)就是闰二月。所以十九年七闰完全是自然形成的,并非是计算形成的,古人没有那么会算。二十四节气则是通过每天定时观察北斗七星的斗柄得到的,像在看一座大钟表。所以古人虽数学不如现代人但肉眼的观察力不容小看。
    虽然“年三十”会“消失”,但不管是腊月二十九还有腊月三十,作为传统节日的除夕却一直都在。
来源:整理自网络

遗忘的合浦 发表于 2024-1-10 11:26:12

还是习惯有年30号

合浦008 发表于 2024-1-10 18:51:10

长知识了

大费天王 发表于 2024-1-10 21:10:15

天干地支什么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年起连续5年没有年三十,为何年三十时有时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