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怀念钟叔——那个热爱合浦龙舟的老人
三甲社、龙舟,作为三甲社的“社头”,这是最初接触钟叔时,他留给笔者的第一印象。三甲社的龙舟,这些年来可以说是我们合浦民俗龙舟活动的典型“代表”。
“钟叔不在了,在今年的春分,走了。”临近端午,收到大彪讯息时,忽然间心情沉重,无所适从,内心涌动的悲伤也一度难以自抑。脑中不断闪略这些年与钟叔闲话的场景。那些话里话外显露出对龙舟的热爱,那些他曾健在时对龙舟坚持和期许,
还有那句:“老了,累了...”
一句“老了,累了”,虽处处透着倔强,却又满是不得不对岁月妥协的无奈。每当回顾,这样一个对岁月妥协的老人,面对龙舟时,双手却又如此粗壮有力,神态意气风发,步伐坚韧且苍劲...
让人全然忽略了那时,他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
犹记七年前盛夏,在企业和善心人士捐助及热心街坊合力下,时隔20年,三甲社重新新建了两艘龙舟。回想新龙舟主体制作完成后与众人一路从风门岭运送回三甲社的过程,以致于多年后的现在,
每每想起都彷如昨天。
从风门岭到三甲社,驱车距离并不算长。但对于钟叔和一众运送的人来说,这段路程显然是漫长的。
一路蹒跚,歇歇停停,近两个多小时才成功将龙舟运抵至三甲社。一路跟随,每举起镜头,内心激起的皆是震撼与感动。
除了热爱,能支撑着这一切的也许正是钟叔和一行人心中那强烈唤起人们对于龙舟记忆的美好期待,还有那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
每次与钟叔交流,总能让人深深感受到,这座叫廉州的小城,龙舟不仅是传统民俗,是情怀,更是乡愁。
它不仅寄托着人们对传统端午活动的期盼,更透露着合浦这座千年古城对于这项传统刻入骨髓的热爱。在钟叔和人们心中,传统有时只是被暂时搁置,
但从未被摒弃,更从未被遗忘。
“我们已经筹备成立了龙舟协会,三甲社的龙舟以后要交给年轻人,就算以后不办龙舟赛活动了,协会的小伙子也可以通过外出比赛,将合浦的龙舟民俗和精神带出去,
以另外的方式去传承和发扬。”
谈起龙舟赛举办时皱纹的舒展,筹备龙舟赛时却又紧锁的眉头,和三甲社龙舟今后的传承,以及闲话后,老街窄巷里,略显佝偻的身躯远去的背影。这是钟叔那时留在笔者镜头里影像...
今年端午,龙舟赛即将再次启动,这将是我们合浦近年来连续举办的第二次龙舟赛活动,很多队伍都已展开紧张训练。如今的西门江下,
一江两岸的风景清新迷人,江水潺潺而流。
历经数百年的惠爱古桥依然挺拔耸立。数天后,桥下两岸又将人群涌动,河畔两边将响彻呐喊。但我们,却再也看不到钟叔的身影了。
钟叔走了,但今年的龙舟下水仪式依然保持着传统。
街坊们再次组织,将四条龙舟运至上新桥并举行下水仪式。仪式的每一个环节,笔者仿佛再次看到了钟叔和“钟叔”们,他们一直在坚守并遵循着一路走来的传统。让人不得不感叹,尽管岁月会流逝,尽管人皆会老矣,但从他们脸上和骨子里散发出的却是与年轻人一般的活力与热爱。
他们这一代虽已渐老去但关于龙舟的经历和带给我们的精神,已足够悠长与深刻。
人会老去,但传统永远不能老,也永远不会老...
相信,在政府重视下,在民间爱好龙舟人士关注努力下,在三甲社“钟叔”们的坚守下,合浦传统龙舟,这一古老的民俗活动将会继续得到守护、传承、发扬。一年一年,一代一代,并在未来,再添辉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