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合浦乌家这名男子让人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陈延祥,男,54岁,乌家镇瓦联村人,患有先天性肢体二级残疾,2017年实现脱贫。虽然陈延祥身患残疾,行动不便且家庭生活困难,但他从不悲观失望,认为君子当自强不息,只要心灵不残疾,身体残疾并不可怕。他凭着自己的热心、爱心和责任心,默默无闻的为民做好事,努力经营生活,向社会大众传递着正能量。乐于助人,传递爱心陈延祥没有上过学,但他是个头脑聪明的人,凭着对电器的执着爱好,通过自学,熟悉掌握了修理各类电器的一门好手艺。每当乡邻们的电视机、洗衣机、影碟机、收音机、电喷雾器、电动自行车等出现故障时,物件小的,带过来让陈延祥修理;洗衣机、电视等不便搬动的大家电,他就带上工具,坐上轮椅上门去修理,热心细致的帮助排除各种故障。陈延祥不仅修理家电的技术娴熟,而且还是免费服务。乡邻们都知道他很不容易,五元、十元的表示一下,他总会挡回去,“我就会弄这么个手艺,乡邻们来找我是看得起我,能帮到大家我心里也很高兴。”这是陈延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耐心、细心地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每次都能让乡邻满意而归,当看到乡邻们满脸笑容竖起大拇指称赞时,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自谋创业,酿出“甜蜜”陈延祥虽然身患残疾,生活中有诸多不便,但是他仍然坚持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创业增收,实现脱贫。伴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实施,乘借各类帮扶政策的东风,陈延祥开始养殖蜜蜂,并把养蜂当成了他的事业,让自己的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蜂箱既不能在阳光下暴晒,也不能因为缺阳光引起潮湿。”陈延祥说。经过这几年养蜂,他已经积累了不少养蜂经验,经常和他身边的残疾朋友探讨养蜂,每当有人求助,他总是无偿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并带动有意向养蜂的农户一起走上致富的道路。陈延祥说,养蜂酿蜜是自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不仅改善了生活条件也让他有钱供儿子上学。在陈延祥看来,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感恩铭记,回报社会为了保障陈延祥的收入,村委给他申请了公益性岗位——瓦联村治安巡逻员。自担任村治安巡逻员以来,他牢固树立“群众安全无小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理念,心系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安全、利益挂在心上,从琐事、小事、寻常事做起,热情为群众服务;不论天寒地冻、刮风下雨,腿脚不便的他都会骑着自制的电动三轮车在村道上穿梭巡逻,认真履行好治安巡逻职责,保障村庄的安全稳定。他认真负责的态度,也影响和带动了村内的整个治安巡逻工作有序开展,对村内的治安环境维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给村民创造了一个安全祥和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村民的夸奖,为建设平安村庄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此外,他还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帮助老年人年审、缴交医疗保险,协助村委做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工作,默默地为建设平安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幸福乌家
赞一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