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翔 发表于 2025-1-5 10:19:55

央视关注!7万多只候鸟飞抵合浦

   成群结队从遥远北方飞来的各种鸟类集聚在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冬日暖阳的映衬下,蔚为壮观。“这群小黑背银鸥是从俄罗斯北部迁徙到我们儒艮保护区的,10月上旬准时到达,一直到第二年3月才陆续返回;那边有一群红嘴鸥,也是从北方飞来这里的,数量已经达到7万多只。”2024年12月30日,记者来到保护区采访,护鸟员莫深杰边走边介绍。




   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境内,是一处以保护儒艮、中华白海豚等珍稀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目标的海洋保护区,面积达3.5万公顷。由于合浦沿海气候温暖,海洋资源丰富,加上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大量南迁的候鸟从“流动户口”变成了“常驻户口”。
近年来,合浦县公安局探索建立“林长+警长”协作机制,健全区域协作、部门联动等制度,组织民警、林长、义警等深入保护区及周边生活区域开展候鸟保护巡护,并指导候鸟迁徙沿线各村组织党员干部“包山头、守路口”,开展拉网式巡护,全力为迁徙候鸟打造安全的栖息、迁徙环境。

   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义务。为更好地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知识,增强群众保护候鸟的自觉性,合浦县公安局组织民警入村入户进行防护宣传,告诫大家要自觉抵制危害候鸟等野生动物行为,积极举报猎捕候鸟的违法犯罪线索,全力营造“保护候鸟,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近年来,合浦县公安局联合当地村委会及村民加强对该保护区的巡逻和宣传,当地群众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逐年增强。据保护区监测,2023年至今,在保护区内共记录到183种鸟,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黑嘴鸥、黑脸琵鹭、小青脚鹬等,众多鸟类中,冬候鸟有59种,占三分之一,留下不走的留鸟最多时有60种。
   在保护区内,不仅鸟类众多,还活跃着四亿多年前就已问世的鲎。由于鲎的血液呈蓝色,又被称为“蓝色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医疗价值。2021年,中国鲎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为了恢复鲎的数量,在北海的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北部湾大学等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鲎苗的增殖放流,保护区一带中国鲎数量逐年回升。据监测,目前保护区范围内最大的一个密度为每100平方米海域中平均有中国鲎68.8只。对水的洁净度极为敏感的鲎的增殖,从侧面证明了北部湾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各方的精心呵护下,保护区里鲎鸟成群,正在成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友好家园。来源:北海政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央视关注!7万多只候鸟飞抵合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