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htbb 发表于 2025-3-2 14:14:52

《海丝魂之海胭脂》公馆木鱼戏剧本

公馆木鱼戏剧本《海丝魂之海胭脂》原创作者:汤斌斌



【开篇·海底奇缘】
(幕启:深海幽光,珊瑚为屏,鲛绡如雾。鲛皇戴珠冠执玉圭,白海豚率众海豚列阵游弋,三座火山隐现红光)
鲛皇(引子高吟):
【水底鱼】
三山鼎立镇汪洋,鲛绡帐里谋稻粱。
定海神珠压火浪,海胭脂熟透红光!
(念白)朕掌南海千年业,海粮不足愁断肠。幸得白豚通农事,围火造田解饥荒!

白海豚(躬身踏浪,唱):
【渔灯曲】
火山为炉海作田,热浪催穗胭脂鲜。
潮汐翻作犁铧响,鲛人饱腹颂尧天!
(念白)臣领旨深耕三百载,稻香熏得龙宫醉。只恐地火难久制,愿保太平报皇恩!

(众海豚舞动银鳍,火山红光渐隐,珠光流转间幕落)


【第一折·潮陷劫生】
(幕启:烈日灼滩,圈水田金浪翻涌。村民戴竹笠唱号子,童稚拾穗嬉戏)
老农(挥锄领唱):
【田家乐】
圈水围田顺阴阳,咸淡调和五谷香。
手把青秧插海镜,脚踩泥浪种天光!

(忽闻海潮轰鸣,白海豚率群逐鱼入田,潮退如泻,泥浆翻腾)

白海豚(挣扎悲鸣,唱):
【泣颜回】
追鳞逐浪乐未央,哪料潮退陷泥塘!
银躯沾污难翻转,千豚哀鸣动穹苍!
(念白)可怜金稻化泥浆,愧煞耕海弄潮郎!

族长(拄杖疾呼,唱):
【急急风】
莫道豚群毁稼穑,天生万物本同裳!
拆门卸板作舟楫,泼水救灵赛龙王!

(村民以门板为筏,童子提桶飞跑,老妪撕裙为巾沾水敷豚身,众人踏泥高歌)
众合唱:
【泥浪谣】
一步三陷血印深,手裂肩肿不知疼。
但留海天仁义在,稻粱虽毁心澄明!



【第二折·月夜拯灵】
(幕启:冷月孤悬,泥田泛寒光。海豚银鳞渐黯,村民力竭踉跄)
渔姑(跪地泼水,泣唱):
【子夜歌】
泥浆凝甲锁银绡,月照残鳞泪暗抛。
愿以妾身三更汗,换尔一跃归海潮!

少年(抬豚嘶吼,唱):
【破阵乐】
足陷深渊气未消,肩扛生死过险桥。
但见海平线初露,百丈泥途化碧涛!

(晨光破晓,最后一豚入海,村民横卧泥浪,鼾声如雷)
族长(拈须长笑):
【醉春风】
稻浪虽倾心未倾,千豚归海抵万金。
他日若问耕海事,泥中血印是碑铭!



【第三折·鲛国献珠】
(幕启:龙宫震颤,珊瑚凋零。鲛皇持珠垂泪,白海豚衔稻匍匐)
白海豚(叩首泣陈):
【哭龙庭】
泥浆濒死逢义举,人间大爱撼水晶。
愿碎神珠还陆界,海稻沐日报恩情!

鲛皇(掷珠长叹):
【滚绣球】
三山喷薄化仙岛,稻随陆升见天青。
从此海丝传火种,胭脂红透万国庭!

(神珠碎裂,火山轰鸣升陆,稻穗破海而出,金芒赤焰交辉)



【第四折·丝路传芳】
(幕启:合浦古港,千帆竞发。白海豚跃浪长鸣,稻农、商贾、学童齐聚)**
老稻农(捧穗高歌):
【丰年调】
火山岩上胭脂红,咸水灌浆香愈浓。
熬得三海九洋汗,煮出天下第一盅!

番邦使节(捧米惊叹):
【胡旋词】
赤米如珠映日华,海丝路上绽奇花。
愿以驼队换稻种,带回西域育黄沙!

白海豚(绕船起舞,唱):
【逍遥游】
千年潮信说因缘,人救海灵海还田。
但看烟墩斜阳处,稻浪豚影共翩跹!



【尾声·共生谣】
(幕启:现代滨海湿地,白海豚携幼豚嬉戏稻浪间,无人机掠过金色田野)
童声齐诵:
【清平颂】
潮涨潮落五千年,圈水造田有遗篇。
海豚拜浪传古训,天人共写山海缘!

(全剧终)

【创作注】
本剧深挖合浦郡"圈水造田"古法,以诗化叙事展"天人相济"哲思:
1. 虚实相生:海底火山农庄喻"陆海统筹",神珠碎而稻升陆,暗合生态文明"螺旋上升"之理。
2. 中西合璧:木鱼戏"一唱三叹"腔韵,糅合西方史诗剧场多时空并置(如古今场景同台)。
3. 考据为骨:据《岭表录异》载,唐代合浦确有"咸水稻",今涠洲岛火山岩田仍存胭脂稻古种。
4. 道具象征:门板化舟喻"以宅救生",泥中血印作"无字丰碑",海豚音通"天地共鸣"。
5. 海丝精神:以稻米传播喻中华农耕文明之包容——非以刀兵拓疆,而以嘉种惠八方。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丝魂之海胭脂》公馆木鱼戏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