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楼市注定是不平静的楼市,宏观调控一轮接着一轮。这几年很多房地产开发商赚了个盆满钵满。随着调控效果的不断显现,“这种一二手房价倒挂的现象很可能继续蔓延,现象愈演愈烈。而随着一手房价格的持续下调,继续维持价格高位的二手房市场很可能进入有价无市的状态,地产市场的实质性回调已经开始。对于当前深陷“高烧”的楼市来说,这一剂“退烧药”有望为楼市清热去火,但能否“药到病除”还需观察。
在市场普遍预期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倚重房地产的时候,中央果断出手,这本身就说明这次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是超预期的。当前政府控制房价的手段和方法比以前更加丰富,控制房价的效果当然也会比前几次房地产调控要好。如果说,此轮楼市调控的初衷只是把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压下来、使其回归理性的话,那么,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加码,利益博弈形势的趋于明朗,调控的重点已逐步转向如何调整房地产市场的利益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转型升级方面了。央行近日公布的“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情况”显示,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等房地产发展一线地区房地产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数量环比增速已连续五个季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发展一线地区的调控效果进一步显现。
政策高压下逼出来的降价会不会出问题?如果此时再出台更多、更严厉的政策,可能会适得其反。眼下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决策层对楼市调控的目标定位是什么,是把过高的房价压下来,还是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如果目标仅仅是把房价压下来,使房价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那么出台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也未尝不可。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却不能指望下猛药式的单纯调控。因为房价急剧下降会严重影响地方政府的政绩,在政绩考核机制没有改革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不可能让房价一直低下去。如果调控政策过猛,脱离了经济发展规律,脱离了地方政府的可接受程度,那么离新一轮反弹就不远了。我们都希望房价越便宜越好,但是,若前期成交15000元/平方米的房子,现在卖10000元/平方米,我或许会高兴,但如果它一下子降到5000元/平方米,我还敢爽快下单吗?我会担心是不是开发商资金链出了问题,想迅速套现?我会想是不是建材、用料缩减,房子质量能不能过关?我还会想房子能不能按时交付?万一两三年后才出现问题,我还能不能找到当初的开发商?越想越不敢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