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123网(hepu123.com) -合浦城市生活门户网站

搜索

珠乡之殇——献给一位合浦籍的抗日远征军少将的清明祭奠

[复制链接]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2-4-2 14: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清明时节,笔者一行在香烛飘逸中走进乾江古圩,来探访一位抗日远征军少将的故居,这位抗日远征军少将就是乾江人冼伟智。由于冼伟智将军少小离家,从军报国,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执戈杀敌,只在受伤后养伤时回过家乡一次,此后就没有回过家乡,因此,在他的家乡也很少有人知道有这样一位抗日远征军少将。



    冼伟智将军的故居在合浦第五中学后面,这是一座在乾江常见的典型的青砖瓦四合院结构民居。由于长时间没人居住,两边的厢房已经破败,只剩下正门上下二进和天井。迈进前门,走过天井,进入二进的厅堂,但见案台上摆着一排像框,其中一幅彩色的照片就是冼伟智将军,他老人家于201013日晚2125分以享年98岁的高寿在南宁逝世后,在最后一次离开家乡之的七十年后,英魂终于得回故乡祖居,就在这里安息。

合浦乾江将军祖居中供奉的冼伟智遗像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29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2-4-2 14: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冼伟智1912年出生于乾江,家中共有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老大。冼伟智高中毕业时,因不满家庭的包办婚姻出走后,决心投笔从戎报效国家。而当时,陈济堂主政广东,形成了个人军政体系,锐意整军经武,扩大势力,在原第八路军军官教导队的基础上,利用广州郊外燕塘原有的营房,增建新营房,创办了“第一集团军军事政治学校”,几个月改名为“广东军事政治校”,并于1931年召收第一期学生。由于这是陈济棠的军事人才积聚,招生条件的非常严苛,要求学历是高中毕业,还邀有当地国民政府文武官员二名的联名保荐。学生入伍时,必须由陈济堂的哥哥时任两广盐运使的陈维周逐个看相,认为没有“反骨”之后,再经校长陈济堂圈点,才能正式成为入伍生。冼伟智就是这样以高中毕业携具保荐文书考入陈济堂创办的广东军事政治学校第二期。那一年冼伟智仅十九岁。

   

后来,广东军事政治学校学校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分校”,因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系黄埔军校的延伸,故又称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冼伟智就读该校第十二期炮科。在十二期炮科的学习结束后,冼伟智又被推荐到昆明参加美国开办的军事学校,在校时与宋希濂是同学。在昆明军事学校的学习结束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长是杜聿明)荣誉一师任上校作战参谋处长。荣誉一师是由伤愈归队的军人于19382月在湖南浏阳成立的,国民革命军的伤病员称为荣誉军人,荣誉一师由国民革命军92师荣誉团(4个大队)、第190师之一个荣誉团,湖南保安荣誉团及第50师荣誉队改编而成,故以荣誉师称之。
冼伟智将军祖居44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2-4-2 14: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19391115日,日寇第五师团及台湾旅团主力在海、空军掩护下,在钦州湾登陆。1116日登陆日军占领防城,17日占领钦州。1124日,日军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在空军掩护下,攻占南宁。随后,日军北犯桂南要隘昆仑关。并占领了昆仑关及其周边高地。

       216日,国民党军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奉命率部担任对邕()()路的正面攻击,意在先行击破昆仑关及八塘附近之敌。其作战部署是:以郑洞国荣誉第一师正面战斗;戴安澜第二00师为总预备队;邱清泉新编第二十二师迂回敌后进出南宁以北,向六塘守敌攻击,以截断南宁、昆仑关交通联络,孤立昆仑关之敌,这就是抗战初期著名的“昆仑关战役”,冼伟智所在的荣誉一师也参加了此战役。


    在战役中,冼伟智奉命带领炮兵第一旅第十四团第一营第二连长林初耀(黄埔十期毕业)和其它炮兵营的连长在昆仑关附近侦察地形,选定炮阵地和观察所,观测日军在昆仑关之防御设施。攻击前夜,冼伟又随工兵排协助炮兵第一旅第十四团第一营第二连修整阵地及炮位,占领阵地,进行伪装隐蔽。为中国军队炮击日军阵地,压制日寇发挥了重要作用。 “昆仑关战役”经过18天激烈的阵地争夺战,双方伤亡惨烈,至31日大败日寇。荣誉一师在昆仑关战役中付出了阵亡3000余人的代价,协同友军击毙日军中村正雄以下8000多人,取得震惊中外的昆仑关大捷。
冼伟智将军在南宁居所接待访者(资料图片,范一鸣提供).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2-4-2 14: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冼伟智将军留下的掌印(资料图片,范一鸣提供).jpg     1942年冼伟智隨第五軍進入昆明,在干海子“中美联合炮兵学校”当教官、并任乌家坝飞机场任翻译。后又在中国远征军卫立煌上将长官率領20集团军和11集团军的阵营中,任第8军荣誉一师炮兵上校兼中美炮兵联络官。

    是年日军占领了怒江西岸地区之后,松山的战略位置显得极为重要,与腾冲、龙陵形成犄角之势。松山攻不下,龙陵、腾冲的中国军队就会变成孤立之师,极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而导致全线溃败。所以松山成为了中日双方拼死争夺的焦点。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共同奋战,向日军发起滇西反攻,第8军荣誉一师主攻松山阵地。冼伟智作为中美双方的炮兵“联络官”,与美军协同作战。炮兵作战的发射方位、时间大都是通过冼伟智传达,由炮兵发射的。这次大反攻,中国远征军集二十万的兵力,在龙陵、松山、腾沖大小几十个战场中以牺牲官兵36800多人的巨大代价,歼灭敌军21000多人。冼伟智在战场上亲眼见证日本侵略军战败投降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2-4-2 14: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抗战胜利后,冼伟智任国民党第八炮兵副指挥官十三兵团特种兵纵队中将指挥官,于1949年的徐蚌会战中,冼伟智在莱芜被解放军俘虏。被俘后他曾担任过解放军特种兵的教练,可是后来又被作为战犯投入了抚顺监狱,成为广西唯一的战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后,从1959年开始,政府每年都特赦战犯,到1966年4月已经特赦了第六批,只剩下293名。但时值文化大革命爆发,特赦工作停止。直至19753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特赦释放全部在押战争罪犯的决定》,3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出特赦全部在押战争罪犯的通告。对293名在押战犯实行特赦。冼伟智因此成了广西唯一的国民党战犯,也是最后一批得到特赦国民党战犯。

    冼伟智将军在莱芜被俘后,他的夫人曾写信给冼家的亲人希望回乾江,但因种种原因没能回来,冼夫人只好带着女儿四处辗转。此后,关于冼夫人的去向,有去香港之说,有去台湾之说,有她改嫁之说,也有沉船出事之说……而当时身处狱中的冼伟智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寻找。等到1975年冼伟智得到特回到广西时,却再也找不到了。冼伟智回到广西后在广西区政协任职,后经人介绍与现任妻子结合组成新的家庭,无儿女。2007年,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之际,冼伟智将军获得了国家颁发的抗日纪念章,这是国家对他抗日功绩的肯定与褒奖。对于人生的坎坷遭际,冼伟智将军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民族第一,抗战第一”。



      201013日晚2125分,冼伟智在南宁三0三医院与世长辞。在第二天追悼会上,他身穿着印有“抗战老兵”的黄色风衣安睡躺玻璃棺材中接受亲友后代的祭唁。“抗战老兵”,
正是冼伟智人生写照的盖棺定论。


   
    壬辰龙年,正值冼伟智将军百年诞辰之期。时在清明,他们的历史功绩不会再被遗忘。


[ 本帖最后由 海丝路水手 于 2012-4-2 15:4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六公咳哈 发表于 2012-4-2 15: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4月1日已过,老翁还忽悠乡亲?
冼伟智并非是广西唯一国军战犯,比他高一级的防城人刘镇湘,曾任国军64军中将军长,也是淮海战役被俘、1975年获特赦。
刘镇湘(1906--1986)中将。又名浓奋,字涵伟,广西防城光坡人。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5期步科毕业。1935年9月任第1集团军第3军9师26团团长,1936年9月任第4路军总部参谋,1938年任珞珈山军官训练团教材科长,1939年1月任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处参谋,5月兼任第9战区第2志愿兵团团长,9月任第73军15师步兵指挥官,1940年2月任军政部第3补训处附员,1941年1月任第64军156师468团团长,1943年9月任第64军156师副师长,1945年任第64军156师少将师长,1946年任整编第64师副师长兼156旅旅长,1947年9月升任整编第64师师长,1948年6月任第64军中将军长,12月22日在淮海战役中被俘。1975年3月19日获特赦,后任广西自治区政协秘书处专员。

[ 本帖最后由 六公咳哈 于 2012-4-3 10: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2-4-2 16: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刘镇湘(1906--1986),广东省兴宁市岗背镇榕树村客家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遥远的守侯 发表于 2012-4-2 16: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s:46] [s: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平行线 发表于 2012-4-2 16: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敬礼,我去过老先生的家!哦是经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六公咳哈 发表于 2012-4-2 22: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原帖由 海丝路水手 于 2012-4-2 16:09 发表
刘镇湘(1906--1986),广东省兴宁市岗背镇榕树村客家人。
老翁又指鹿为马?
请自己百度一下!
刘镇湘有个小弟叫刘镇源,解放后在廉州中学教书,跟六公同住一个大院,文·革时刘镇源被秦X焕的沥血兵杀害。刘镇源的小儿子刘国贤是合浦二中英语教师,老翁可去问问他伯父刘镇湘中将的旧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