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123网(hepu123.com) -合浦城市生活门户网站

搜索

珠乡之殇——献给一位合浦籍的抗日远征军少将的清明祭奠

[复制链接]
五祖 发表于 2012-4-2 22: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原帖由 海丝路水手 于 2012-4-2 14:21 发表
    冼伟智1912年出生于乾江,家中共有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老大。冼伟智高中毕业时,因不满家庭的包办婚姻出走后,决心投笔从戎报效国家。而当时,陈济堂主政广东,形成了个人军政体系,锐意整军经武,扩大势力,在 ...
燕塘军校的办校时间是否有误?本人亚公也是高中毕业就去读这间军校的,我亚公比冼伟智大十几岁,没理由三一年才读军校,三几年我亚公已做团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总江人 发表于 2012-4-3 09: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看来老翁才是广西唯一,会吹水。

被新政权列为战犯的广西将领不用百度都知不会唯一,但老翁说一肯定不二。仅廉州的曾传坦(第154师上校参谋长.196011月年第二批特赦,文革在北海被倒吊敲死)不知算不算?
图片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总江人 发表于 2012-4-3 10: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文革中后期,北海市刮起“十二级台风”,许多“地富反坏右分子”在下半夜被捉去枪毙,每天早晨在“大囊村”口,————现在的海东工商储蓄所处的草地上都能见3~~4尸体,有的明显是被棍击后再枪毙的。人们在谈论明天该是谁,有人说是“曾传坦”,因他是战犯,过几天就应验了,有人说是————,成分不好的或粘边的人家提心吊胆,有的是从合浦逃来的,不知躲藏在那,饿得受不了,半夜起来偷居民的粥等食,又被居民打,后来被捉回去合浦也被枪毙。这场“风”后期采取了新法,把一部分这样的人送到上思。
图片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六公咳哈 发表于 2012-4-3 12: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这些战犯们当国军将军及被共军俘虏成为战犯时,冼伟智也好刘镇湘也罢,都是广东省籍人,是粤军将领。不过,广西籍国军叫桂系。桂系是国军中的“钢军”,出过上百名将军,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也肯定有不少被共军俘虏而成为战犯。
所以,断言冼伟智是广西唯一新中国战犯,就武断了。
刘镇湘的弟妹们均参加了共产党,其中小弟刘镇夏当过土共团长,解放前被国民党杀害。妹妹刘素贞解放后当过湛江地区的副厅级领导。刘镇源解放前就入了共产党,解放后在廉中教书,是广西自治区人大代表。文·革时,因为大哥是国民党战犯,加上上课板书被学生无意中擦成“反动标语”,成为了廉中头号“牛鬼蛇神”。1968年8月,廉中“实现两派大联合”加菜庆祝。几个“沥血红卫兵”喝酒后发酒疯,拉刘镇源毒打一身后抛进海角亭旁的鱼塘。平时刘镇源也多次被如此对待,被打昏了抛入鱼塘,水一泡清醒了自己爬上来。但那一天很不走运,碰上西门江发洪水,洪水倒灌进鱼塘使鱼塘水有3米深。刘镇源又被打得狠了点,无力爬上岸,终于被淹死了。后来沥血兵赖他自杀,其实他求生欲望很强,每天晚上都在被限制居住的院子里慢跑锻炼身体,这样的人决不会自杀。
刘镇源的大儿子刘明贤,退休前在北海歌舞团、市文化局工作,是合浦海上丝绸之路的知名研究者。老翁应该也与他相熟,可去采访他,挖掘他家前辈“一家两制”的轶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离子 发表于 2012-4-3 13: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好像解放前夕,在合浦做的最大的国军正规军,是大家口的陈延{}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离子 发表于 2012-4-3 1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呵呵,旧时捏捏时读书,温只知道文化大革命是江青和四人帮的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离子 发表于 2012-4-3 13: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叼他妈的,搞得中国不知后退几多十年,斩草又除根,手段狠比中国历代皇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20008 发表于 2012-4-3 19: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在文革期间广西被杀害的人最多,手段最残忍。1983年‘处遗’时都没有动那些杀人的人,做官的还在做官!那些被杀害的人,也没有做出公正的结论。无怪当时得了好处的人,在喊叫;‘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滩 发表于 2012-4-3 21: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虹生 发表于 2012-4-7 10: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广东军事政治学校第一期于1931年秋季招生,从军队和警局中选人,还未招高中毕业生,该期1934年毕业。该期毕业后当年秋季即招高中毕业生为第二期,并从该期起每年招一批,即1935年第三期,1936年第四期。但第四期新生还未入学,陈济棠因反蒋失败,于1936年6月宣布下野,该校即被南京政府接管,并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因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是黄埔军校的延续,故该校也称黄埔军校第四分校(或广州分校)。第二期也因此提前毕业。但炮科则留下来继续学习当时比较先进的德国高射炮课程,冼伟智将军是其中之一。他应该是1934年入学的,时年21或22岁。
       与冼将军同龄的另一位乾江人也同时考入该校步兵科。1936年提前毕业后与冼将军走上了不同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