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并没有随突如其来的冷空气降温。
进入11月份,北京楼市仍延续了前两个月“量稳价微涨”的局面,与此同时,部分品牌房地产企业提前完成了销售任务,这使得其在四季度失去了降价跑量的动力。业内人士分析,今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楼市或将迎来“量价齐涨”的暖冬。
刚需再度发力
“从上个月底到这个月初,明显感到年轻的看房人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准备购置首套房的。”位于房山的住宅项目中铁建原香漫谷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而据记者了解,房山、大兴、昌平的几个主力户型为中小户型的热点项目甚至出现了“一号难求”的情况,其中,首次置业者占了70%-80%。
“虽然中央一直强调楼市调控政策不放松,但是我们从年初等到现在,看着房价一路上涨,所以不打算再等了,如果有合适的就准备出手。”在原香漫谷售楼处看房的一对小夫妻告诉记者。
事实上,本轮调控以来,婚房置业群体成为市场的主力军。据凤凰房产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的80后人群发起的大型调查显示,婚前购置房产的传统观念仍占主流,上述城市67%的受访者坚持“先买房,后结婚”。但在越来越高的房价面前,这部分刚需人群由于对价格比较敏感,常常产生焦虑感。
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11月第一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10大城市新房总成交为23384套,环比10月上涨了23.1%。北京市住建委的数据显示,11月第一周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3575元/平方米,环比10月第四周上涨12.8%。
对此,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张大伟认为,一方面,购买需求经过观望后,逐步入市,尤其是有购买需求和支付能力的刚需购房者;另一方面,新建商品住宅供应和新盘探市增多,北京住宅库存量充足,刚需购房选择空间相对较大。
“楼市以价换量已经结束,四季度出现降价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张大伟表示,在土地溢价已经上涨的情况下,开发商对利润的要求可能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