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报道,深圳某居民楼房楼板开裂、墙体裂缝等问题,每逢雨天便渗水。据深圳市政府的调查结果显示,问题的根源就是建设时使用大量海砂。海砂中超标的氯离子将严重腐蚀建筑中的钢筋。而这样的“海砂危楼”在深圳比比皆是! 这起关于深圳建筑业大量使用海砂事件的新闻,在颇不平静的房地产业投下一颗核弹,升腾起巨大的蘑菇云。极具腐蚀性的海砂,因价格低于河砂,被天地、东大洋、华润、港创等多个搅拌站用作搅拌混凝土,并流入深圳多个工地。如今深圳目前已有和在建的这种潜在的“危楼”到底有多少,无人知晓。不过,深圳市政府立即对包括平安金融中心、嘉逸豪园等在内的多个在建项目进行停工检查。 其实海砂因释放的氯离子含量超标,极易腐蚀钢筋,导致墙面和主体结构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和安全。就在稍早之前,央视新闻调查的记者深入到一个20年前建成的社区鹿丹村,如今许多楼房已是墙面斑驳,楼板开裂,钢筋外露,有的用手轻轻一折就断,几成危楼。一位开发商私下透露,过去大量使用的河砂这些年越采越少了,运输成本也高,所以现在不仅深圳,整个珠三角都普遍存在使用海砂搅拌混凝土的情况,远远不止一成,这已是公开的秘密。 显然,包括“海砂危楼”在内的楼市质量问题,根源在于质量监管与开发速度、销售速度以及价格上涨不同步。换句话说,房价问题掩盖了诸多质量问题。无论是之前的各项调控举措,还是不久前刚刚出台的“国五条”,宏观调控的中心词都是房价,其调控目标皆针对投资投机性需求,而房屋质量问题并未纳入调控范围,予以重拳整治。但是房屋质量问题却一天都没停歇过。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12年受理投诉的统计分析报告,关于房屋质量的投诉占据较大比重。尽管深圳房屋质量投诉数据没有公开,但是,仅去年3月深圳楼市就出现了多起业主集体维权事件,调查发现68%的网友表示是因为房屋质量问题。可见,房屋质量问题引发的维权事件不少,而“海砂危楼”应该是原因之一。 如今“海砂危楼”虽尚未造成楼房倒塌,但仍然让人寝食难安,因为这一方面是很多家庭倾尽一生财力而购买的这么一套商品房,其质量问题当然令人纠心。另一方面,这种房子的抗震性能是否合格值得怀疑,能否经得起各种自然灾害与非自然灾害考验,同样值得质疑。就连当前的住建部部长姜伟新都曾承认,不要说中国的房屋产权只有70年,中国的商品房质量最多不超过3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