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最近小编无意中了解到一位网友现代版的“孟母三迁”的成长故事,颇为感动:九三年,他在石康农村老家读书,妈妈觉得农村的教学师资设备跟不上怕他考不上好初中,就带着全家搬到合浦实验小学附近租房子住。父母亲就靠日夜摆摊供三兄妹读书,每个学期每人多花六百块钱的借读费。上了初中,母亲发现他和隔壁踩三轮车搭客的老张的儿子小强走的比较近,小强经常逃课游手好闲,母亲就放弃了三百块一个月的瓦房,咬咬牙搬进了六百块一个月的单位小区套间,这下他就和隔壁的小名经常去新华书店看书在小区打篮球了,这时,母亲开始积劳成疾。到他考上廉中,母亲觉得儿子成天往家和学校来回跑耽误学习时间又辛苦,住学校又担心他营养不良学室友做坏事搞早恋,就给他找了个亲戚家暂住,每月交上千块的水电费伙食费。等到他不负众望考上重点大学,母亲永远离开了他们。他说母亲没有文化,却有智慧,母亲没有知识,却有远见,没有经济实力,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
在母亲节的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孟母三迁与学区房的那些事。自从那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名言流传后,能让孩子从小上一所好学校,几乎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于是,那些靠近学校的房子一下子成了香饽饽,房价比周围同类型的高出一大截,并且有一个专有的名字——学区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