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10多名市民走进市环保局,体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环境在线监测工作流程,引导市民共同守护北海的绿色。
“PM2.5天天挂在嘴边,可我们并不知道它是怎么监测出来的。”黄女士带着疑问与其他市民走进了位于市环保局的空气质量监测点。据技术人员介绍,楼顶的采集器通过管道与屋内的分析设备相连,空气通过采样泵被抽入采集器中,然后其他通道将采集的空气样本传送给分析仪器。技术人员即可在分析设备的显示屏上看到PM2.5 、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等相关数值。
据介绍,目前,我市有4个监测点,分别位于海滩公园、北海工业园区、牛尾岭水库和市环保局,已与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联网,每小时更新一次相关数值,市民和游客可随时登陆市环保局官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官网,查看北海空气质量实时发布。
走进实验室,市民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体验了一番“化学需氧量”的实验监测。技术人员一边操作着实验步骤,一边向市民讲解。在技术人员通俗易懂的讲解下,市民明白,原来“化学需氧量”是检测水中有机物含量,是一个重要的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
“实验看似简单,但技术含量很高啊。”黄女士参加了“环保公众开放日”后感触良多,她说,环保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情,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其实做起来也不难,比如说少开一天车、少用塑料袋、不用一次性筷子等等,都是在为保护环境作贡献。来源北海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