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撒鳖”是合浦人对斗鱼的土称呼。咱八零农村娃小时候玩具不多,活泼好动的性子没有玩具“泻火”,所以大多爱养些鸟鱼之类的小动物来转移注意力。“婆撒鳖”因为其抓捕容易、好养活,且在土鱼品种里姿色还算尚可等原因,深得咱农村的娃儿喜爱。周末叫上几个同村伙伴,拿上三两个粪箕,个把水桶,就往田里的小沟杀去,在烂泥沟里咪咪摸摸。相信这一记忆在很多农村八零后的脑袋里都有“存档”。
那时候真是没心没肺啊,也不知道什么叫晒,而且水里边还经常会有各种不明生物“威胁”咱的安全,神出鬼没的泥蛇、一钳能夹掉一块肉的土螃蟹、吸血于无形的蚂蝗等等,可就是挡不住小伙伴的热情,通常一摸就是一整天。那时候田里种的庄稼仿佛也跟“婆撒鳖”一样生命顽强,农药并不常用,未受污染的良好水质使土鱼一直“长势”良好,所以即使是憋足的“新手”,只要手里有粪箕神器,往沟里滤几遍,也肯定有收获。但如果要捞到泥鳅、黄鳝等相对稀罕的品种,那就考验技术了。经验老道的小伙伴,瞅准了位置,粪箕一下一上,捞出的泥水滤干之后准有一堆活蹦乱跳的“婆撒鳖”、“走水江”等小鱼,久不久夹杂着一两条小泥鳅能让当时不懂事的我们乐上好一会儿。
.......
请输入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