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县:201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合浦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坚持稳中求进。 |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6.18亿元,同比增长5.5%;财政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7.63%,其中税收收入3.63亿元,同比下降9.25%;农业总产值43.47亿元,同比增长3.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4.48亿,同比增长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14亿元,同比增长14.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8亿元,同比增长11.0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146元,同比增长11.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193元,同比增长10.7%。 二、经济运行特点 (一)地区生产总值(GDP)平稳增长 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6.18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2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3.94亿元,同比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26.92亿元,同比增长4.7%。产业结构为:33.3:31.4:35.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9%、52.2%和28.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2.9和1.6个百分点。由于经济产业布局问题,我县经济在全市的县、区中增长靠后,下图是全市及县区GDP完成情况:
今年上半年农业总产值43.47亿元,同比增长3.84%。其中:种植业产值8.28亿元,增长4.88%;林业产值1.79亿元,同比增长173.44%;牧业产值10.64亿元,同比下降4.49%;渔业产值22.06亿元,同比增长2.94%;农服务业0.7亿元,同比增长6.25%。 主要农产品实现增产。春季粮食生产丰收,产量为2.12万吨,增长3.31%。其中,春收玉米产量0.43万吨,增长3.95%;春收红薯产量1.43万吨,增长3.60%。蔬菜、水果产量增加。春收蔬菜产量20.37万吨,增长3.04%;夏橙产量4.01万吨,增长19.60%。林业产值快速增长。种植多年的速生桉,今年获得大量的砍伐,上半年木材砍伐量25.44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73.44%。水产养殖业稳步增长,主要是淡水养殖鱼产量的增加,尤其是科学养殖罗非鱼的成功。牧业产值同比略有下降,年初受禽流感病的影响,家禽价格曾大幅度下跌,严重挫伤养鸡户的生产,家禽出栏大减,今年上半年家禽出栏1018.02万只,比去年同期减8.71%。尽管第2季度家禽价格回升比较快,也难以较快的速度恢复。 (三)工业经济增长缓慢
今年以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运行增长缓慢,增速近三个月来持续下滑,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1.52%,同比增速比1-5月下降1.7个百分点,比1-4月下降5.48个百分点。 |
1、轻工业仍占据主要地位,轻工业完成47.23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为72.66%,同比增长了9.62%;重工业下降趋势明显,重工业完成17.77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为27.34%,同比下降了15.14%,;从对经济拉动作用看,轻工业是全县规上工业增速的引擎。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33个行业,产值增加的有16个行业,产值下降的有17个,下降的行业超过一半。对产值增长影响较大的行业有:饲料加工,产值16.88亿元,同比增长11.2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66个百分点;新投产的金属包装容器制造业,产值6977万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09个百分点。产值下降影响大的行业有农用机械制造业,产值1.33亿元,同比下降28.2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下降0.81个百分点;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产值1.8亿元,同比下降22.0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下降0.79个百分点。 |
上半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8.98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16%,对全县经济发展没有起到主导作用。 |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29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建安工程完成52.17亿元,同比增长15.5%。分产业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8.02亿元、41.57亿元、25.7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50%,拉动投资增长13.3个百分点,成为我县投资的主力。 |
全县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8.2亿元,同比下降3.4%,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6.17亿元,同比增长12.1%。上半年,全县施工项目414个,同比增长44.8%。其中,新开工233个,同比增长44.7%,环比增长27.32%;投产137个、同比增长57.5%,环比增长75.64%。投资形势较同期、上月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
房地产投资增长迅速,商品房销售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县房地产完成投资8.37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住宅投资6.06亿元,同比增长153%。商品房销售面积1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销售额4.26亿元,同比增长1%;平均售价2698元/平方米,同比下降3.6%。
上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8亿元,同比增长11.04%。总体上看,贸易市场仍处在平稳增长的状态,全县批发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2.82亿元,增长11.43%,零售业实现实现商品销售额37.05亿元,增长18.30%。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4%,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60亿元,与上年同期比下降4.21%。 (六)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上半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93元,同比增长10.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814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8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向缩小的方向发展。由于补发工资,累计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1588元,同比增长32.24%。 |
(七)财政状况喜忧相存 上半年末,全县共完成财政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7.63%,增速比一季度上升3.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完成3.63亿元,同比下降9.2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3.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1.4个百分点。 (八)金融运行平稳 上半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为183.66亿元,比年初新增17.18亿元,同比增长12.65%;其中,城乡个人储蓄存款余额148.95亿元,比年初增12.21亿元,同比增长13.62%。各项贷款为99.96亿元,比年初新增12亿元,同比增长21.34%。存贷比为54.42%,比上年同期上升3.77个百分点。 三、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规模小、零散,没能形成产业集群,缺乏聚集效应,新增规模以上企业少,新增长点不足,对经济增长拉动力不足。 (二)品牌企业欠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三)固定资产投资大项目欠缺,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支撑不足。
当前,全县经济运行虽然平稳健康可控,但存在许多困难,面临国内外经济放缓的许多复杂不确定性因素,下行压力仍较大。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没有实现预期发展目标,下半年,预计我县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推进经济发展,经济运行有望全面回升,回升幅度不大,不宜过于乐观。 |
(一)、培育壮大全县工业企业,加强培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做到多方齐抓共管,服务好现有企业。树立招商高质量目标,招知名品牌企业,技术先进、发展优势强的企业,企业规模大、产业链长的企业。全面培育扩大我县企业生产规模,完善企业生产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降低企业生产、销售等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优势。 (二)、多方鼓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品牌兴县战略,全面提高企业品牌的质量和知名度,构筑服务平台,加强扶持政策,积极扶持、发展壮大成长型企业。 (三)、加强重大项目的谋划储备和实施推进力度,加快推进铁山港东岸投资项目的引进落实。 (陈春生、张绮娟) 2014年7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