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子:解放前党江就一直是廉州乃至广东的“鱼米之乡”。
导 弹(稻蛋)基地在党江也没有流传这一说法,这只是老翁的一个心思联想吧。
不管什么鱼米之乡、稻蛋之地在老毛时代党江是没有出现过,那时代不惜勒紧数亿人民裤头和不惜饿死千万万人民来造导弹的基地,既不是党江也不是合浦,倒 .. (2014-10-18 15:16)  小盆友不懂合浦历史别乱说!
合浦的所谓“十大基地”,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初至文革前。当时合浦来了一位共党好官清官黄德赐,黄德赐于1961年-1966年主政合浦。是他根据合浦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合浦的发展规划,当时他提出了在合浦建设“十大基地”——党江稻蛋基地、西场糖蔗基地、石湾黄麻基地、常乐蚕桑基地、福成桉树基地、营盘珍珠基地、沙田渔业基地、官垌(当时浦北属合浦)木材基地、福旺八角基地、白石水水果基地。
他还多方努力筹款,建成了总江桥闸和大桥、建成了西场糖厂,为两年后建立的县麻纺厂准备了充足的原料------
党江在黄德赐到合浦之前就一直生产稻谷,但因为缺少淡水(党江的地下水基本是咸苦的倒灌海水),所以稻谷里大部分是“赤禾红米”,产量很低。黄德赐修建总江桥闸后,引南流江水一年四季都流入党江,从此保证了党江的淡水供应,使大部分赤禾田能够改种白米稻谷。
直到如今,这些基地有大部分都实实在在地成为当地农民谋生致富的行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