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6日,在广西地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隆重表彰了广西地质学会会员“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广西北海地勘院和广西地勘总院共同勘查完成的《广西北海市合浦盆地大山角块段地热资源可行性勘查报告》高居榜眼,成为广西近十年来最重要的地质勘查成果之一,也是广西北海地勘院首次获得如此殊荣!
  合浦盆地地热勘查始于2002年初,至2014年2月中旬通过广西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历经预可行性勘查(普查)、可行性勘查阶段,历时十二载。研究表明地热田位于合浦县星岛湖乡至石湾镇一带,属于沉积盆地型热传导为主对流为辅的地热系统,为大型低温地热田,圈定热田面积约34.8km2,计算评价地热流体可开采量593.3万m3/a;放流实验井口水温达到60度,热水属高矿化、中性、高硬度的氯-钠型水,硫化氢、氟、锂、偏硼酸、偏硅酸等指标达到具有理疗价值的热矿水标准;其中合浦2号井的水质可命名为硫化氢-锶热矿水。该成果具有多个鲜明特点:
  一是储量大水温高。勘查查明合浦盆地是广西最大的沉积盆地型层状为主的大型低温地热田。热田兼有层状和带状热储特征,属Ⅱ-3型。地热流体为地下热水。评价的地热资源储量为124×1016J,折合标准煤为4234×104吨;可利用的热能为9.02×1016J,折合标准煤为307.96×104吨。热储中储存总水量为2480×106m3,其中探明的总水量为1887×106m3,控制的总水量为593×106m3。评价按100年开采年限考虑,地热田可开采热水总量为593×106m3(相当于每天1.98万m3)。按1kWh=8.6×108J热量换算,按采收率计算的可利用热水能量相当于104.93MWT,地热田规模达大型。已经施工的两个地热井出口水温达到60℃左右。
  二是水质独特品质优良。地下热水含有古海水成份,形成于5000万年前,在国内为形成年龄最古老的地热水;根据热矿水水质评价结果,热田地热水属咸水、温热水。合浦1井地热水属氯化物型理(医)疗热矿水,热水中矿化度、氯离子、钠离子、硫化氢含量达具有理疗标准。而合浦2井地热水中锶、咸度、温度及氯化物理(医)疗热矿水命名标准,地热水属氯化物、硫化氢-锶复合型理(医)疗热矿水,热矿水中氟、锂、偏硼酸、偏硅酸含量均超过具有理(医)疗价值的矿水浓度标准。热水中无有毒有害成分,放射性指标也在安全标准之内。
  三是意义重大前景美好。勘查井为在北海市首次成功打出的地热井。在合浦盆地古近系中首次成功打出大流量地热井,水温高、水质好,是广西乃至全国少有的地热温泉井,地热资源丰富,用途广泛,十分适宜用于洗浴理疗游泳休闲,以及农业用水等开发。开采利用前景非常好。北海是广西规划的商贸旅游城市,又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滨海城市,是著名的国家旅游渡假城市。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既是国内外旅游的目的地,又是面向周边旅游城市(桂林、昆明、海口、三亚)和东南亚境外旅游的中转地。做大做强旅游这块“蛋糕”是北海乃至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共识。进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正可弥补北海市旅游资源在时空上的不足,可为当地旅游开发破局。
 合浦地热勘查成果的取得,为广西北海地勘院确立水工环地质、海洋地质和地热开发“三位一体”发展定位奠定了坚实基础。其良好的开发前景,这一重大找矿成果必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