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才第一季度刚过,不仅是合浦,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开发商接连跑路的新闻,连李嘉诚这个老奸巨猾的富商都抛售大陆的房产了。是否就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和产业已经告别黄金时代的征兆?
行业利润率持续下滑,赚钱越来越难。然而,房地产开发业的特征是生产周期长,前进的惯性大。行业已经变向,前方出现冰山,但开发商调转船头却需要更长的时间。
从我一从事房地产行业的朋友处了解到,去年合浦本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年报数据不太理想。至今最近,合浦一些房企偿债压力大增,资金链紧张,甚至有个别开发商已经早早卷席跑路。
经历了2014年的全国普遍性降温,房地产开发行业不景气。开发商经营情况趋于分化,大房企强于中小房企。当前少数房企经营情况还算稳健,但多数房企都已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很多房企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只能砸锅卖铁。一些房企默默撤退,甚至以老板跑路楼盘烂尾无人接手为结局,说明房地产开发业正在经历的强震与剧变。
房地产开发业的特征是生产周期长,前进的惯性大。行业已经变向,前方出现冰山,但开发商调转船头却需要更长的时间。于是,有些船已被冰山撞沉,很多船正夺路而逃,只有个别大船(比如说央企)不惧冰山,暂无大碍。开发行业和开发企业,面临着许多困惑,转型之路注定艰辛。
近些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业堪称巨头争霸,群雄乱战,有些开发商甚至仅仅为了销售金额能排进前几名而猛抢地、大扩张。在2014年中,很多房企玩起了“大跃进”,结果销售金额增长了,销售利润却下降了。无处拿地也就成为房地产商发展的第一个瓶颈。
几年前限购限贷限价等政策狠压一二线城市,大中型开发商不得不转而进军三四线城市和县城。但大量楼市供应之后,却发现三四线城市需求跟不上,县城的就更加不用说,房价涨不动,赚钱很辛苦。于是2013年又纷纷杀回一线和少数二线城市,但这些城市供地量较少,抢地者众,地价居高不下,即便是楼市降温的2014年,高价地仍数不胜数。于是新问题来了:面粉价太高,面包难赚钱。一线城市的诸多高价地块,现已证明很难赚到钱。拿地时风光,卖房时发愁。
此外,住宅市场的强力调控使得很多开发商加大了商办类物业的开发规模,同时很多地方官员又在政绩观的驱动下规划了很多商办类物业,于是近两年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商办类物业供应过剩、销售与招商困难的情形。商办类市场的泡沫一旦破灭,其负面影响远大于住宅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