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了!”今年93岁高龄的抗战老兵陈汉序对95岁高龄的战友黄月全的一句简单问候,中间却隔着70多年的光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5月10日下午1点半,与战友约定的时间还没到,93岁的陈汉序已早早穿上抗战纪念T恤,胸前挂着抗战纪念章,拄着拐杖等在家门口。当天是他与同属国民革命军第65军187师561团的,各自参加战斗后却再未有机会谋面的战友黄月全见面的特殊的日子。
汽车刚行驶至北海市合浦县常乐镇天堂林场,在陈汉序小儿子的家门前,客人还没下车,陈汉序便从木椅上站了起来,一边冲着黄月全频频挥手,一边连忙迎上前,紧紧地握住了战友的手。
虽然未曾一起共事,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但同属一个部队,曾经共御外敌的相同经历,却让这场70年后的相逢显得分外亲切。
“你来了!”“你今年也有90多了吧?”“身体还不错呀!”陈汉序一连串发问,仿佛见到的是一位久别的老友。
几句闲聊之后,两位九旬老人开始陷入回忆,转眼回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段青春而又战火纷飞的日子。
1941年,陈汉序被抓壮丁到广东韶关清远一带。“那时在广东的战斗都是些小战役,后来又到江西三南地区参加战斗。”陈汉序回忆说。
时隔70多年,黄月全依旧记得部队到达江西三南地区后,战斗异常激烈。“那时候司令官是余汉谋,他经常来巡视部队,是个很有威严的人。”
“是啊,是啊。余汉谋治军恩威并施,你还记得苏冠英吗?他是我们合浦县总江口人啊。”陈汉序说道。
“当然记得啊,苏冠英是我们561团的团长啊!”黄月全回忆道。
在广东南红官桥一役,中国军民浴血奋战,与日军作生死之战。陈汉序说,当年的战斗伤亡惨重,但是来自合浦的兵就算输了战斗也不会输掉气势,仍会与敌军战斗到底,所以很多长官都喜欢用合浦兵。
两位九旬老人,一段尘封70余载记忆。从年少青葱到如今白发苍苍,他们经历过太多战场上的生离死别,也见证过太多战火纷飞年代的人间悲苦。虽然两位老人住处相距车程不过1个多个小时,但此前却从未知道彼此。而更多他们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早已是阴阳两隔。
两位老人聊了很久,仍依依不舍。夕阳下,正当这对特殊战友准备合影留念的时候,陈汉序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叫儿子将一块由志愿者送来的“抗战老兵 民族脊梁”抗战70周年纪念匾找出来,与黄月全一道留下了珍贵的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