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入承大统,即三岁时登基做了清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按照定制就该选定陵址。按照清丧葬之制,溥仪应在西陵境内选址。提及选派谁充任风水先生时,遗老们一致举荐前广东廉州府教授李青,并由内务府出钱 |
卜选黄道吉日,李青在遗老们人的陪同下来到易县清西陵,经过一番精心细致的勘测与卜算,最后选中靠近泰东陵的旺隆村的东北口子一地。 |
返京后,李青就此专门拟写了一份《勘舆说帖》呈送上去。帖中详细说明了那块吉地的吉祥之处,清室遗老们看后也认为确是上吉之壤。内务府大臣世续还亲自到西陵查看后,也认为“其势灵秀巍峨可观,内堂外堂皆在红椿界内,甚属相宜。”就此圈禁了此处为吉地,并进行点穴,确定金井所在位置。 |
在修建陵寝之初,陵工大臣们采用先地下后地上且由后至前的施工方法,并在一年时间左右就将地宫开槽奠基和明楼宝城等基础工程修好。然而纷乱的国内形势使溥仪的“吉地工程”被迫停止,又经数年风雨剥蚀和人为的盗毁,迄今已是破落无余且踪迹鲜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