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123网(hepu123.com) -合浦城市生活门户网站

搜索

[民生] “九一·八”专稿——廉州话“走飞机”由来及惨痛往事

[复制链接]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5-9-18 16: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廉州话“走飞机”由来及惨痛往事
   
抗战时期,合浦县城廉州先后驻有:广东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钦廉守备司令部;钦廉师管区司令部;广东省第四防空指挥部;粤南沿海警备司令部;广东省第十三区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驻军将领有国民党军队的中将四名,少将两名,驻扎的正规部队最多时超过二千。但是,在北海本土抗战的八年中,这些将领统兵毫无作为,每有日寇临境,总是打一枪就撤,没能起到御敌保境安民的职责,致使合浦人民屡遭劫难。当时虽然也成立了合浦防空指挥在廉州古城的小南门、北门、西门的堞楼上和上、下新桥头以及阜民北路的绍泰号天台等处设立“监视哨”,但由于防空设备简陋,往往是日寇军机飞临近古城的上空时,才仓促发出警报,以致群众疏散不及,致使多有伤亡。当时的城防部队只有高射机关枪连配备,防空阵地仅设置在监视哨附近,及守备司令部附近,只能被动地对空射击,根本就没起防空作用。
日寇军机因此更变本加厉。肆无忌惮地廉州古城展开狂轰滥炸。据史料记载,抗战期间,日寇军机先后四十多次轰炸廉州古城,致使城内居民被炸死者数十人,死者大部份都是来不及逃避的妇孺老人。因此,每当听到警报,或闻飞机声,城内居民便扶老携幼,争先恐后,近则纷纷向城郊外逃避疏散,远则到党江沙岗一带。而大多数城里居民无处可逃避,为防日寇飞机轰炸,只好每天五更就起来做饭,天一亮吃早餐后,即扶老携幼,分赴近郊农村躲避,直至日暮西山,天色将暗才敢回到家中,即使雨天也不例外。由于当时廉中都迁移到外地办学,小学都停课了,而国民党的县政府机关也迁出合浦县城,城里的大部分商店只好搬到城外居民疏散较多的乡村设临时摊点营业,留在城内的小副什店则只有半天营业。这就是当时民间俗称的“走飞机”。
评分记录威望 收起 理由
合浦008 + 1 发帖辛苦了
总评分: 威望 +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7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5-9-18 17: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以1938年的统计资料为例,足以窥见当时日寇对廉州轰炸的罪行。
    1938年3月2日上午七时至下午七时许,日寇军机每次九架轮流轰炸廉城。上午炸沙街尾(今西华路和康乐街)、学宫街至小南门(今青去路和解放大道)一带,毗邻小南门城基内外两侧及附近的骊珠戏院(今还珠戏院)、下仓口街、隼提庵(今邮电局内)等处均有中弹;下午炸上街、下街、新街菜市一带,北河塘、西安社附近,以至蒌街街也着弹,炸毁民房多间,共炸毙居民十余人。据当时目击者说:这天日寇军机投弹逾百枚,人民伤亡、房屋倒毁数目无法统计。当时西门城下躺尸二具,皆浸于血泊 ;康乐街旧碾米机左右各死一人,其中一人是小孩系梁姓道巫之子;龙门桥下落一弹,死四人,内两人为小学生,系李姓叔侄,放学刚回家即被炸死,一是卖豆腐小商;另一是李家保姆。新街菜市炸死数人,内中菜贩老妪名叫小姑婆的(下柴栏人)被炸得血肉溅满“多益按”当铺墙上。
       5月,合浦县政府后院被日寇军机炸毁,县府迁张黄镇(今属浦北)
    7月的一天,日寇军机向廉州投弹、扫射,给城厢内外居民威胁很大,每当听到警报,或闻机声,便扶老携幼,争先恐后,向四郊奔逃,常有人流阻塞现象。为免伤亡和损失,县政府下令廉州居民白天离开县城疏散到安全地带。于是,廉州内外各军政机关、学校、工商企业和人民群众纷纷向郊疏散。

    8月28日下午三时许,日寇军机两架侵入廉城,在廉州中学上空盘旋不久,投弹数枚,命中廉中礼堂(质文堂),整座建筑夷为平地。
       9月24日,日寇军机滥炸廉州,伤亡10余人。合浦女子小学部份校舍被炸毁。
      10月上旬的一天,日寇军机三架轰炸廉州,连投数弹,一落县府后院藏书楼,一落高升楼街(今中心校内)毁屋数间。伤居民一人;还有一枚定时炸弹落于中山路“黄东三”店,不爆发,店主雇人台出郊外。此外郊外的清水江连投数弹,均未命中,其中一弹不爆发,经工兵拆除雷、、、管后,由附城壮丁队壮丁抬回县城,放于中山公园展览。该弹标有“昭和五年造”字样。
    10月某日上午8时正,一架日寇军机由涠洲岛起飞侵入廉城上空,盘旋侦察后,连投两弹,一落在今合浦公安局门前马路上,炸毙县兵连炊事员一人;一落 “合时书社”(今还珠大道原看守所)门口,炸毁该书社及邻民房一间,炸毙群众一人。
    这就是廉州古城和北海老街俗称“走飞机”的由来及惨痛往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5-9-18 17: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这些抗战中惨痛的“走飞机”往事,由于近年来极少在公开的场合提及,已经被逐渐淡化以致退出了人们的记忆和视觉。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活动中,北海抗战史迹采访组走进廉州缸瓦街,向老街坊们打探当年“走飞机”的史迹。在老街坊的热心带领下,采访组找到了当年被日寇炸塌了一角的栅栏闸门遗址,还找到了当年倚就着民居墙壁建造栅栏闸门的房屋主人——张振蕴老先生。在采访组的请求下,张振蕴老先生向我们讲述了当年发生在家门口的惊魂往事。
    那是1944年12月底至1945年1月初的一天,城里又响起了防空警报。廉州城内外里的居民又开始了“走飞机”。提起“走飞机”的警报声,张振蕴老先生说,当时即使是一听到类似机器的响声,大家都会条件反射的想到“又有日本鬼来了”,就要到远处的乡村躲避。而这一次“走飞机”的警报声过后,日寇军机虽然没有轰炸廉州,却是引来了日本鬼兵从总江口方向来进犯廉州。这些日本鬼军队走到缸瓦街西侧的北山村时停止了前进,就地向缸瓦街开枪开炮射击。其中一发炮弹击中了缸瓦街口栅栏闸门的北上角,炸塌了部分墙体。缸瓦街的这座栅栏闸门的柱宽约两市尺,门宽约三米,中间有十一条门柱,平时主要是用于防盗匪的侵扰。由于栅栏闸门的南侧是倚就着张振蕴老先生家的墙壁而建造的,就在张振蕴老先生的家门口。因此栅栏闸门被日寇开炮轰炸,只要稍一偏向,张家的房屋也就遭殃了。
    张振蕴老先生的房屋虽然避过了一劫,家中却被日寇破门抢掠。原来,张振蕴老先生的父亲在“走飞机”前,把家里养的两头肥猪赶进屋里锁起来,以防被日本鬼捉到杀了。谁知日本鬼破门进屋后发现有两头肥猪,当场就捉来杀了吃肉。日本鬼是直接将这两头肥猪砍头剥皮的,吃完猪肉后,在院子留下了一大堆皮毛内臓和猪头。张振蕴老先生至今讲起此事时仍然是恼恨不己。因为,同住一条街的街坊们都没有把养的猪赶回家中锁起来,因此,“走飞机”回来后,大家都能找回失散的猪,只有自己家关起来的猪却成进了日本鬼的肚子。
    日本鬼攻占了缸瓦街后,在街上立起了禁止的告示牌。日本的骑兵一天到晚骑着东洋大马在缸瓦街上耀武扬威。而当时国民党的保安团已溜之大吉,好在廉州古城的城墙高大,兼有西门江作天然屏障,日寇军队不知内里防务,不敢贸然渡江攻城。而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又不时的发起骚扰袭击,日寇军队最后只好绕城而过,廉州城内的居民因此得以避过一难。
    今天,在廉州常听到人们将逃跑躲藏起来,称作为 “走飞机”。而在绝大多数的年青人都不知道,“走飞机”中所曾经蕴藏过国仇家恨的惨痛往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合浦008 发表于 2015-9-18 20: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勿忘国耻
[s: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上新桥住 发表于 2015-9-18 22: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s:24]  [s:24]  [s: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5-9-19 12: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当年廉州少年抗日先锋队队员振钿先生在讲述当年“走飞机”的情形
2_12275_faf1a3ef129be6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5-9-19 12: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张振蕴先生在被炸毁的闸门遗址前控诉日本鬼闯进他家中抢掠的暴行

2_12275_ac5ac5f6a58213e.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5-9-19 12: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张振蕴先生和老街坊一起在指认缸瓦街街口栅栏闸门旧址痕迹。红线内即闸门柱的旧痕
2_12275_50bce036139b44f.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