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晚11时许,偶然路过合浦某廉租房小区,看见小区门口及旁边小路密密麻麻停满了小车,不禁让人对小车的主人浮想联翩。
曾经一邻居,二老集体企业下岗,未到退休年纪,一女在外打工,一子正读大学,二老夜市摆牛杂摊,虽说收入还算过得去,但按国家标准统计法则,这一家子年收入为0,全家靠领低保生活。后来,2011年申请到了廉租房,二老搬进去住了。故事到此一切都很正常,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底层老百姓得福利。
时间又过了3年,来到2014年,二老中一老已到退休年纪开始领退休金,女也出嫁了,子也毕业二年开始工作了,年底子为了上班方便还买了辆8万左右的国产小车(谁出钱、登记在谁名下,这没人知道,只看见是子在用车)。按道理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再过一两年,另一老开始领退休金了,就可以称得上小康之家了。
可是,问题来了,他们还住在廉租房。
我见过廉租房的环境,房子很小,主卧摆1米5的床是件奢侈的事,次卧只能摆1米,大厅就摆一张饭桌,那不是有钱人的理想住所,房子真的是为底层百姓建的。所以我不怀疑刚开始入住的人是真的符合条件,但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人不一定会穷一辈子,多则七八年,少则两三年,很多人就能变富有,那时他们就不再是最底层百姓了,国家给的福利是不是可以终止了?廉租房的退出机制在哪里?
得了,不说了,明天还得早起去搬砖。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