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地方标准《南流江玉》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南流江玉》地方标准对南流江玉的特征及鉴定方法做出了明确规定。南流江玉主要产自广西博白、合浦、浦北等县南流江流域,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玉种。广西地方标准《南流江玉》发布后,将满足南流江玉生产加工的实际需要,对南流江玉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南流江玉》广西地方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南流江玉的术语和定义、特征、鉴定方法、鉴定规则、分类要求、产品工艺要求、标志、包装、运输。 |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辖区内南流江玉的加工、鉴定、交易、评估等领域。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GB/T 14506.1~14506.3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
GB/T 17412.1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
GB/T 17412.2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
GB/T 17412.3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变质岩岩石的分类和命名方案 |
GB/T 16552、GB/T 16553、GB/T 17412.1、GB/T 17412.2、GB/T 17412.3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主要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钦州、北海三市的博白、合浦、浦北等区县南流江流域,颜色艳丽多彩,符合本标准第4章要求的玉髓(玛瑙)。俗称:“皇后玉”。 |
具有细纹带构造的玛瑙,亦称“缟玛瑙”。其纹理细密如丝,有时细纹带可细得像蚕丝一样,而且颜色有许多种变化,各种颜色以丝带形式相间缠绕。 |
指具有较宽平行纹带的玛瑙。通常条带为单色的不同色调,或为两种相间排列的颜色组成,少有两种以上颜色。 |
在缠丝玛瑙或带状玛瑙中,如果出现形似“城廓”的棱角状构造,则称为城棱玛瑙。 |
当玛瑙中混入绿泥石矿物时,有时形成苔藓状或树枝状花纹,则称苔藓玛瑙。 |
在玛瑙条带中含有氧化铁板状晶体的玛瑙,所含矿物在阳光下闪灼火红的光泽。 |
由玛瑙条带相互干扰出现许多条黑色或暗色条带的玛瑙。 |
玛瑙中有封闭的空洞,其中含有水或水溶液,液体通常包裹在球状玛瑙的中心,其形态常似动物的胆囊。 |
是玛瑙中含有不透明绿泥石类杂质的品种。颜色多样,绿色最常见,薄片在光照下,有如丝状草叶布于其中,很像河池中的水草。 |
4.2.1 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可含有 Fe2O3 、NaO、SO3、CaO、 MgO、Al2O3 等成分。 |
4.2.2 矿物成分:主要为玉髓,可见石英、褐铁矿及赤铁矿、高岭石、绿泥石、金红石、白钛矿、绢云母等矿物。 |
4.2.3 结晶状态:隐晶质集合体,呈致密块状,也可呈球粒状、放射状或微细纤维状集合体,玛瑙呈同心层状和规则的条 |
4.2.4 常见颜色:红、黄、橙、绿、青、蓝、紫、灰色、黑色、白色等颜色,常多色并存。 |
4.2.7 密度:2.55 g/cm3~2.66g/cm3。 |
4.2.9 折射率: 1.53(点测法)或1.54(点测法)。 |
4.2.11 放大检查:隐晶质结构、球粒结构、纤维状结构。玛瑙具同心层状和规则的条带状构造、不规则纹带或缠丝构造,可含絮状矿物和枝叶状矿物包裹体杂质。 |
5.1.1.1.1 在标准光源或日光下,利用标准样品比对颜色进行描述。采用先次要色调后主要色调的方法。例如:红黄色——表示以黄色为主,带有红色调。如果玉石材料有三种或多种颜色,或颜色特征含混难以表达,可采用过渡性、关联性方法进行描述。 |
5.1.1.1.2 颜色的描述按色调、色彩明度的顺序进行。例如:黄色,桔黄。 |
5.1.1.3.1 结构类型分为隐晶质结构、纤维状结构等。 |
5.1.1.3.2 构造类型分为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等。 |
5.1.2.1.1 钢卷尺:量程:(0~5) m,分度值1 mm。 |
5.1.2.1.2 钢直尺:量程:(0~1) m, 分度值0.5 mm。 |
5.1.2.1.3 游标卡尺:量程:(0~200) mm, 分度值0.02 mm。 |
5.1.3 放大检查、折射率、密度、质量、光性特征、紫外荧光 |
5.2.1 摩氏硬度 、化学反应、无损成分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分析、激光拉曼光谱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 |
按GB/T 14506.1~14506.30规定的方法进行。 |
按SY/T 5368规定的方法进行,采用偏光显微镜,对矿物的各种参数进行测定。 |
6.1.1 常规鉴定方法为正常检测过程中需要全面检测的项目。综合判断各项目检测结果,以确保检测结论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
6.1.2 某些项目因样品条件不符,不能作某些项目检测时,可不测。但其它检测项目所测结果的综合证据,应足以证明所得鉴定结论的准确性。 |
6.1.3 常规鉴定方法中,某些方法可同时推导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征。实测过程中,依据样品条件选择最为适合的方法,以获得较为全面的鉴定特征。 |
6.1.4 用常规鉴定方法无法获得足够的鉴定依据时,须采用必要的特殊鉴定方法确定。 |
a) 目测观察项目(包括颜色、光泽、结构、构造等特征); |
j) 化学成分(必要时,可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法等其他特殊鉴定方法检验); |
k) 矿物成分(必要时,可采用薄片鉴定法、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 |
采用玉石材料名称+产品类型进行定名。如南流江玉摆件、南流江玉挂件。 |
当鉴定结果符合本标准第4章质量要求时,定名为南流江玉。南流江玉可根据质地不同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类别。 |
根据产品加工的类型进行定名,南流江玉产品类型可划分为摆件、挂件等类别。 |
当鉴定结果同时符合GB/T 16552和GB/T 16553中玉髓(玛瑙)质量要求时,可命名为玛瑙或玉髓,也可采用双命名方法。如玉髓(南流江玉)挂件。 |
未能确定处理类型的南流江玉,可采取以下描述方式:“未能确定是否经XX处理”或“XX成因未能确定”。 |
按GB/T 16552和GB/T 16553、GB/T 17412.1、GB/T 17412.2、GB/T 17412.3、SY/T5368规定执行。 |
造型自然流畅,粗细均匀,饱满大方,比例协调,形状独特美观。 |
量料取材,依材施艺;设计巧妙,俏色巧用,构图协调美观;层次清晰,线条流畅自然,浑然一体。 |
8.3.1 做工精致,产品表面不能出现抛光痕、崩口等缺陷。 |
8.3.2 经浸油、染色等优化处理加工的产品必须标识。 |
9.1.2 合格证基本内容包括:编号、产品名称、企业名称和地址、执行标准。 |
9.1.3 鉴定证书基本内容包括:证书编号、鉴定结论、鉴定单位名称和地址、鉴定时间、执行标准。 |
南流江玉分类 南流江玉分类见表A.1。 表A.1 南流江玉分类表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