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123网(hepu123.com) -合浦城市生活门户网站

搜索

[热点] 【魅力合浦】——勤礼古镇

[复制链接]
未解寒冰 发表于 2016-7-19 15: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前言

   

     合浦是我们可爱的家乡。它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地灵人杰;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曾经灿烂过,作为最早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在许多地方还称荒蛮之地时,它便如此的热闹,车水马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贸易历史长河中都曾有它浓重的色彩。它也曾失落,名称郡治几经更迭。但不论怎样,合浦——我们共同生长的土地,它总是默默的用它甘甜的乳汁哺养着勤劳、智慧的珠乡人民,使之繁衍生息,一代比一代更加繁荣昌盛。  
     合浦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从字面上说,它是非常切合实际的称呼。浦——是江河流入海的地方;合是众多,所以合浦便是众多江河汇流入海的地方,这是我们合浦的解释。自古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江河湖泊汇流入海的地方,必定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沟渠纵横,水草肥美。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之时,这些地方便是易生存的富庶之地,所以合浦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便不难理解了。作为历史名郡,在中国的几千年历史长河中都曾有它亮丽的一笔。珠还合浦,廉州,孟尝君的故事,相信许多人都耳熟能详。南珠自不必说,曾独步天下,为一方奇珍。美人鱼的传说是多么凄美动人,东山寺的老和尚虽然没能与苏东坡促膝长谈,但文昌塔依然雄壮的屹立着,向南来北往的客人讲述合浦的前世今生……      南流江流过多少千年古树?东坡亭畔曾有多少文人墨客驻足吟诗?客家人的族普中带来了多少中原的故事?古珠池边曾有多少采珠人泪湿鲛绡?就连最近代的槐园,也彰显着多少的能工巧匠?更有甚者,古汉墓群里埋藏了中国多少的历史?它的某些发掘,对中国来说都是一种惊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我们为之骄傲的。  
       历史是根,文化沉淀是骨。君不见无数的城市,多少高耸入云的楼宇,多少装饰豪华的商城。但外人到达,总爱找历史的根,到一些名胜古迹,历史文化深厚的地方溯源,找一找城市的根。有个底蕴深厚的故乡并不是什么难启齿之事。阿Q曾说过,我的祖上可阔呢!可我们的更了不得,我们的祖上曾辖整个海南,雷州半岛,玉林、容县、博白、灵山,甚至到达越南的河内。或许有人说,相对北海钦州等后起之秀,我们有些落后了。不否认,年轻的后起之秀尚可夸,但历史更应值得尊敬。年轻人切莫嘲笑老年人的某些拙笨,这是最无知的。或许他轻轻的一句:“我曾与你一般年轻过,但你能否有机会与我一般年老,就不知道了。”我想你便哑口无言。我们不应妄自菲薄。对于合浦厚重的历史文化,我们是可以骄傲的。老树发新芽更能彰显它的青春与永恒魅力。  
      合浦123作为本地一个知名的文化载体,传播者,我们是有责任来传承与把它发扬光大的。  
      历史它可能静静的躺在某个角落,依附在一块砖、一片瓦抑或一堵墙上,也有许多装在深街老巷、古村落中那些脸上刻满皱纹的老爷爷烟袋里;也有一些淡淡的随风而去,或许装在某一本不起眼的书籍里。不论它如何,而今,合浦123——我们有责任轻轻的拂动历史的书签,翻一翻祖宗的经卷,去传播一些令我们骄傲的历史人文记忆。所以我们打算做一件事——用我们不怎么高明的摄影技术,也不怎样,甚至略带拙笨与可笑的文笔,把合浦的历史发掘一些,整理出来,以飨读者。或许我们有或这或那的不足,但不可否认我们有一颗诚挚与敬畏的心去完成它。当忙碌的乡亲们茶余饭后或是忙中偷闲时可以翻一翻,看看风景,粗浅的了解下合浦的历史。当你看到身边的常见的景致是如此的亲切时,你会为此而骄傲吗??  
       合浦作为冲积之洲,历来物华天宝,地灵人杰,物产无比丰富。 当你看到豆角丰收,荔枝龙眼熟了;车螺大蚝珍珠要收,抑或挖沙虫的老太太满载而归,还有许许多多我们日常的生活,这些都是多么亲切的画面。换个角度,就是我们怎样能把生活过的更好?怎样把我们的环境变的更美?怎样把优秀的文化保持与传播?哪里又有我们热爱、踮脚可达的灵山秀水?抑或一些有代表性大型的建筑,我们都可能涉猎。我们想系统的去整理下合浦的历史,图文并茂,唤起回忆与热爱,这便是编者的心愿。但因才疏学浅,以后一些历史错误、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在下恭请乡亲们指导,斧正。倘若有长者愿意教诲,我们当洗耳恭听。再者,编者希望传达的是合浦文化,历史与合浦人尽皆知故事等。合浦这么大,许多地方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遗漏在所难免。在此也希望热爱123的朋友们热情建言,集思广益,裨补阙漏,不胜感谢。  
       至此,想说的话也差不多了,我得去你家隔壁发掘一些历史,拍摄些相片,找老大爷大妈聊天去了。各位关注123的亲们,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勤礼古镇
        勤礼,即乾体、乾礼或是乾江。据史料记载,勤礼先民自中原辗转南下到合浦南流江三叉港口而居,因思故园,故用祖地陕西之乾县、礼泉两县各取前一,名乾礼,后因礼与体的繁体字极为相似,故也相通用,也有写之乾体。后因乾与勤字的本地方言廉州话极为相似,故本地人渐渐的也叫作勤礼,一直沿用至今。其实这也是个不错的名字,历史缘由有,方言读音也有。勤——即勤劳;礼——即礼貌,有礼。并自古以来,乾礼人就兴学尊礼,这应该也是附近人对乾礼人的普遍印象,故就用了更常见用的勤礼了,这应该也是勤礼的来源。乾江也因它地处南流江的入海口,三叉港处,这也便是勤礼的由来。
      勤礼或是乾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口。勤礼也是南流江流经合浦离廉州最近的出海口,故一直繁荣。《新唐书》载:“合浦全部之水,皆从乾体港入海。港口宽广,地势险要。”《合浦地名志》:“乾体港口是廉州门户,扼海之交,秦汉至明清此港是对外交通贸易要地。”《廉州府志》:“廉郡合浦,附郭面海背山,南十里为乾体海口,为廉州门户。……乾体至冠头岭、大观港数百里海面辽阔逼外郡域,海外有警,扬帆倏忽可到,门庭之患宜防也。”《岭南代剳》:“南安舟揖,自其境永安,朝发暮到,入乾体港,溯江上廉州。”《新唐书》:“高骈征南诏,中原出发,过灵渠,越桂门关,沿南流江南下到乾体港,然后西达交趾。
       廉州镇古称海门,即海之门户,这样说来,古港的河道一定比现在更宽的,海口或是河口几乎一直延伸到廉州。所以说古合浦郡或是古丝绸之路始发港——合浦港与乾体港一定有很多的重叠,所以说乾礼在合浦古郡中有浓重的一笔,也是绝不能忽略的。其实这点从哪些保留的古建筑中也能看出端倪的。从现在看,勤礼作为廉州的一个街委,但它的建筑风格与气势雄伟与西门江四周的古建筑无异,甚至有些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乾礼街有许多三进庭的房屋,有古庙,这些廉州街都没有的。且勤礼还保留了一段非常珍贵的古路,青砖加石条,中间被车辗了个深深的迹。
     今之勤礼,可能没有多少人注意它曾经的历史,它的厚重与人文,只是被狗肉味吸引了。这其实也不错的,只要没有破坏,就很好。勤礼做了条新路,绕开了古镇,这对古镇的保护,其实很好的。虽然让它的繁荣停滞了,但对古镇的保护并不坏事,让它静静的守候着春天的到来。
    勤礼的古镇,民房,与廉州很多是同一时代的,一两百年的历史了,但勤礼有些宗祠,它们的历史更长,也保留的更完整。相对于合浦的脏乱差,勤礼许多古宅因为是农村,搞的蛮好的,清洁卫生,空气好。 勤礼有个苏氏祠与郭李祠保持的很好,可惜有个庙关门了,没有人修复好。乾江中学也是合浦最早的现代学堂,有一百一十几年了,现在的学校建设的也很好,文化气氛内厚,它的古榕依然枝繁叶茂,为乾江增色不少。
      勤礼街有一条路弥足珍贵,是古路,青砖石条铺就,中间被小推车碾出了深深的痕,走在哪条小路上给人感觉非常好,静谧幽远,仿佛走向了古代。我也曾到过许多古镇,大家都是生活的地方,勤礼一点也不差。现在看来,它的破坏还是不算快的,希望多加珍惜。
    合浦之所以是个古郡,历史悠久而文化源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原人迁居,包括客家人带来的文化。因为中国历代帝王将相都起源于中原,文化主流也是。而合浦又是南流江到出海口形成的冲积平原,面积广,沟渠纵横,自古便是富饶宜居之地。而勤礼作为中原人的后代,它为合浦的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历史 都是有影响力的。我们应该了解、珍惜爱护它,让它保持好,发扬光大。file:////ac/b.gif
评分记录威望 收起 理由
合浦008 + 1
总评分: 威望 +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52 显示全部楼层
未解寒冰 发表于 2016-7-19 17: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去勤礼街的路。
psbCAZZAPR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未解寒冰 发表于 2016-7-19 17: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作为一个去古镇的路,看到这么个牌坊我是很高兴的,正是这样的重建,让我看到理解、爱护、尊重与保留的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未解寒冰 发表于 2016-7-19 17: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重建的乾德大生牌坊碑记。这也简略的说明了牌坊的前世今生。
psbCADJG1B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未解寒冰 发表于 2016-7-19 17: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这是个很好的牌坊,乾德大生牌坊,元享利贞——地灵人杰。地灵人杰易懂,也许很多年轻人看到‘元享利贞’四字,不会理解这是什么意思。这其实是中国文化最精髓的部分。
psbCAVTYSU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未解寒冰 发表于 2016-7-19 18: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解释元亨利贞
       元亨利贞。语出《周易》乾卦的卦辞。乾卦是六十四卦中的纯阳卦。也是讲乾德的卦,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最好最大德大能的卦。乾卦讲主责任与担当,坤卦讲配合与成全,是周易中两个较为关健的卦。乾卦的卦辞即是乾德大生牌坊的牌头。‘元享利贞’是什么呢??元,即始也,指万事万物的开始阶段。我们常说的元首也即是从这个元来的。元指一切事物的最基础的东西,比如元气、元始。亨即亨通,而不是享受,切注意这个,容易弄混。亨即亨通。因为有了前面的元,基础打好了,通过努力,有一定的收获,即亨通了,是干事的开始。利,就是利益,得利,这个容易理解,我们平常做生意的利润利益也是这个利。因为有了前面的元亨,即基础打好了与努力的结果,就会得利,利是我们所求的。但得利后我们怎么办呢?就是要贞,贞即贞固,贞操也是这个意思。贞即是把美好的东西保持好,也即锦上添花吧。这就是元亨利贞的说法。但《周易》是我们最基础与重要的文化,本身《周易》也不是说绝对的东西。阴阳转换,阴尽阳始。所以说,一个人不是到了贞就结束,若有乾德者,他再可以贞下起元,再元亨利贞,圆圈越来越大,这就看一个人的德修了。短短四字包含了很多的文化。
       孔子《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元,也也就是说所有美好的东西集合,好的开端,好的基础;亨即通达,顺利畅通;‘元亨’对于每个人是不同的。人的起点有高低,通向成功的路各不相同。要想亨通都要努力,只是努力程度或是难易有所区别。利乃义之和也,我认为是最厉害的话。一语道破利的精髓。利就是所有仁义的聚合。所以但凡得大利的人必懂道,懂大仁大爱才有可能得大利,若是没有仁爱之心,任凭他多聪明,也只是得一些小利而已。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大仁大爱,博爱,而众也爱他,他才能成就大事业。相反,一个人只顾自己的小利而不顾仁义,别人会敬而远之,任凭他多聪明才智也成不了大事的。所以,利乃义之和也。要想得利,必有仁义。这也是大生牌坊对我们的启发。

      何谓乾德呢?其实也是《周易》乾卦的。乾德教育我们大写的人生。乾德,也即是天地帝王之德,即爱苍生万众之德。乾卦的象教育我们:“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要我们向天学习,周而复始的自强不息。比如太阳东升西落,风云雨电等一切的变化,它是自强的。我们应该向天学习它的自强不息。

     涉及的太多太远了,也许难理解,但若能懂得乾坤两卦便不难理解这个大生牌坊‘元亨利贞了。作为祖宗教给我们的,一句话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要我们自强不息,仁爱博爱,心存苍生之念,同时慎始——拼搏——利得——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田中牛 发表于 2016-7-19 20: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长知识了。[s: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未解寒冰 发表于 2016-7-19 21: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背面‘乾德大生——风淳俗美。这本有一牌坊,是清嘉庆年间,清政府为表彰乾江兴教化特命廉州府拔款所刻,后毁灭。今乾江各乡贤念及祖宗之德,捐款复建,也是兴教化念祖荣的幸事。现代的牌坊艺术性与美观性与古坊是不可比拟的,但用心一致。值得表扬。

psbCACMTJGJ.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未解寒冰 发表于 2016-7-19 21: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过了牌坊不远便到第五中学,但我一直喜欢叫它乾江中学。乾江中学是合浦现代教学最早的一代了,比廉中还早,到现在也有一百一十几年的历史了。若说勤礼历史,是不能不说乾江中学的。乾中的历史与它的东西楼及古榕,都是闻名的。
psbCAQTMZ2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未解寒冰 发表于 2016-7-19 21: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东西楼其实犹如双胞胎一样。
psbCA8WWNL3.jpg


psbCA6QNQA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