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汉墓博物馆及汉墓群
众所周知,我们合浦是个千年古郡治,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这是有史料为证的。众多的史料,也许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但若是全停留在史集中,也许很多人不服,也无说服力。
我们想证实一个地方是个古城,最能证明的也是最具说服力的便是‘活城死墓。‘这是考古界的一个说法。确切的说,若证实一个地方是否是古郡治,古城,最好就是有活的,也就是还残存的古城墙或是死的埋藏地下的墓葬来说明。这两点合浦都是足够的。
先说城,前期我发了大浪古城,就是在石湾大浪古城头村,这是西汉早期合浦的城址,现今还残存着古坭墙,还有已发挖的古遗址,出土地的东西全是西汉早期的文物,再按南流江及合浦的地理环境演变,足可证实的古城。西汉中晚期后,合浦县治迁到今廉州街,合浦的古城,现在六七十岁的人都能说出来当年的东南西北门及钟鼓楼等,廉州的古城墙是建国后才拆的。合浦现在的汉墓群,全是西汉中晚期或是东汉时期的,没有西汉时期的,比大浪古城出土的文物迟,这足以证明郡治是从大浪迁往廉州。
我们知道,现在所了解与确切知道的汉墓,都在廉州街东南方面,甚至偏东北一点的堂排也有。几乎没有西边或是西北的汉墓群。这其实与合浦的地理与南流江发源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知道,西门江是南流江的一条支流,而西门江正是廉州的母亲河。在西门江往西边的方向,还有很多条支流横穿现在的总江口,党江,上洋等地。可以说,以前的廉州西部全是水源丰足的鱼米之乡,而东南部我们知道,都是些丘陵小岗岭,在古代不发达时,是不能耕种的,所以只好做坟坡。现在合浦汉墓群的分布可以说是很有道理推断的。
我们合浦的汉墓,考察到的有一千多座,或埋在地下未有高堆的,可能有几千座。我们已挖掘的汉墓来看,出土的东西简直是亮瞎人眼,许多是国宝级的。在没有帝王将相建都立业的地方,出土这么多的文物,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特别是在我们南部,它代表的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的典型,在全国也是惟一的。我们的铜凤灯是国家级文物,还有好多铜牛铜壶等。汉朝是个崇尚厚葬的时代,它出土如此丰富的葬品,对于我们研究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及合浦郡的历史,以及岭南文化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贡献。
汉博物馆在文昌塔对面,交通便利,南来北往的人都经过,它对于提升合浦文化,历史厚度等都有极重大的作用。这个博物馆作用极大,深深的刺激着北海,省得它又不要脸的想抢合浦的多少历史。至少事实摆在这里,纵然我们很多保护做得不好,也让人知道合浦是个了不起的古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