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123网(hepu123.com) -合浦城市生活门户网站

搜索

[民生] 致廉州镇长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假如有天涯 发表于 2017-2-10 16: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xiaobao_169 发表于 2017-2-10 16:42
经过几个部门多次调解了,不过他们认为这是他老祖宗地主的地,不肯承认这是公家道路。

土地都是国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EFR3 发表于 2017-2-10 18: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封路不让人出入是不对的,常言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邻里之间,大家应互相包容,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面红耳赤,打打杀杀,有什么意思?让一让吧?楼主兄弟,让一让,亏不了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EFR3 发表于 2017-2-10 18: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叶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账的,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铁算盘。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尚书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叶家。

      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唯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尚书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叶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村民们可以由此自由通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EFR3 发表于 2017-2-10 18: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EFR3 于 2017-2-10 18:58 编辑

     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型的邻里关系,几百年前的古人都能做到,我们难道不如古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EFR3 发表于 2017-2-10 18: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一个人无聊过好 发表于 2017-2-10 18: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看守所里准备有你位置了 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流浪者AG银 发表于 2017-2-10 22: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难道会征收到莫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obao_169 发表于 2017-2-10 22:5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EFR3 发表于 2017-2-10 18:43
封路不让人出入是不对的,常言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邻里之间,大家应互相包容,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面 ...

不是让不让的问题,而是现在他把路封死了,无法行走了。路是公家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obao_169 发表于 2017-2-10 22:5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EFR3 发表于 2017-2-10 18:53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封死路,加威胁,如何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obao_169 发表于 2017-2-10 23:01: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EFR3 发表于 2017-2-10 18:52
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型的邻里关系,几百年前的古人都能做到,我们难道不如古人吗?

我们都是走司法的途径,没有无理取闹,而且路是公家的,他野蛮占有,无法行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