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唯有炒房高。
  这是如今在城市白领、中产之间最流行的话题,源于对现状的不安和未来的恐惧。在大部分投资通道已经被实际意义上“堵死”之后,房子愈发寄托了中国人更多的希望——家,财产,安全,面子,自由……
  与此同时,在两年多以前兴起的全民创业浪潮开始遇冷,在房价如脱缰野马般奔腾前进的映衬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发出了“创了几年业,不如买套房”的唏嘘。
  1、一套房子拉开一个阶层,闻之颤栗,思之入理。
  房子是入场券,房子是敲门砖,房子是资格证,房子是护身符……这一切,似乎如此熟悉的在我们从小到大的耳畔中无数次出现过,但那时的主语,应该是“学历”、“文凭”。
  “从小我爸总说让我好好学习。现在看来,真应该叫他好好买几套房!”
  三观尽毁。世界变了,玩法变了,人心也变了。
  欠银行的钱,心安理得。欠投资人和员工的钱,万劫不复。房子能给的,创业给不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定要创业?
  或许你说是为了情怀、梦想,为了证明一些什么……
  像林默老师一样,一口老血可以直接吐在惨白细小的工资条上。
  人无法活在真空环境下,人需要交流,需要共处,需要类比。当你所处的高级动物群体交流对白和计量单位已经完全被那两个字替代而无处不在无路可逃的时候,这种输入型恐慌感渗透进了血液和灵魂。
  “哇!你老公给你买了这么大一颗钻戒啊!你手上可是戴着几平米房子啊!”
  “过完春节,我看中那套房涨了50万,一年又白干了!”
  房子,已经变成我们无法拒绝的精神鸦片。知道它可怕,但是离不开它,甚至连少谈它几句,都害怕与这个时代脱节而被抛弃。
  《乌合之众》中,庞勒已经充分论证过,在群体下的个体会感受到强大的力量,继而做出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如果所有人都在疯狂冲向售楼处的路上并且发着朋友圈,还不时@着你,你却能风雨不动安如山,那么OK,你没有错,是这个时代错了。你去创业,去改变这个时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