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有个孕妇不堪疼痛愤而跳楼的时间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如花似玉的年纪,肚子里有新的生命,却选择了这样决绝的方式离开,你认为压垮她的是长期以来的家庭矛盾,是生理上不堪忍受的疼痛,还是医务工作者的不近人情和冷漠?不是这样。
比疼痛更绝望的,是没有选择!
如同现在的合浦楼市,买房人没得选,开发商没得选、中介没得选,政府依旧是没得选。一场无形的角逐正在上演,只是看谁坚持的更久,耗得更久。
买房人没得选
如今摆在买房人面前的三座山,高房价、高门槛、选择小。很多人在猝不及防的时候才惊觉合浦房价已经涨到了高不可攀的地步,眼看着原本意向的板块坐着火箭飞上了云端,而自己的工资却没有什么变化,于是原本预想的洋房变成了小高层,小高层变成了高层,140平米的梦想之家变成了100的小三房,几乎翻了一番的房价硬生生把原本的刚需逼成了改善,有人说最近成交量跌了,是刚需消耗尽了,其实刚需一直在,只是很多刚需被这么高的价格硬是吓得缩回去了,人就是这样,当差别不是很大的时候,还是会心存希望努力一把啊,一旦差距过大,明知道努力也是徒劳的时候,人只会选择放弃。
是的,很大一部分刚需不是被消耗尽了,他们是放弃了。放弃买房,放弃在这样的价位出手,放弃接盘,只是因为真的买不起了,又不是不买房就会露宿街头,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我买不起,那就算了吧。
开发商没得选
诚然许多买房人在怨开发商,怨他们抬高房价,怨他们捂盘惜售,怨他们严苛的要求全款支付优先,把买房人玩的团团转。你说他们哄抬房价,这个无可否认,但这个不是一个开发商就能做成的事,房价上涨的背后是利益链的上扬,从土拍到建造到售罄,各项的成本都在增加。你说它捂盘惜售,是啊,备案价太高通不过,又不愿意降价只能捂着盘看形势咯。为啥就不能降价卖?作为开发商会想,为啥我要降价卖?在商言商,现在的形势这么好,开发商是没有降价的理由的。而且,其他楼盘都在涨,凭啥就我要降?没有哪个商家会这么傻吧。你说他们得寸进尺,要求全款支付优先,为了赶形势,很多开发商未达到规定的建造进度就提早开盘,买方首付的钱要被收入资金监管,也就是说若是全部按揭买房,开发商就算全卖光了房子短期内也收不到钱,为了资金周转或者说利益前提出发,那肯定是全款优先。
政府没得选
去年全国的房价上涨是怎么造成的?当时的目的是去库存,去杠杆。而后是(放松房贷政策、调整税收政策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得没有资格买房或炒房客涌入房市,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全国二三四线城市的库存房源迅速消化掉,化解了银行信贷风险(开发商资金主要是银行信贷)。2016年下半年始,国家开始收紧相关政策。
如今,眼见库存去的差不多,对政府来说,当务之急是抑制房价。怎么抑制,银行利率在上浮,首付比例在提高,需求是旺盛的,操作难度被提升,成交量下来的时候,房价自然被抑制,不可能再持续上涨。
其实一直以来,政府的目的都是在库存、房价、经济间找平衡点,库存不够了那就拍地,开发商要战场就只能抢地,政府拿了开发商的钱来搞经济,经济搞上去,引来人才,工资上去,房价自然挺住了。
中介没得选
中介这个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行业,在这一年可算是赚的盆满钵满,这不是他们选择的结果,他们也只是搭坐着市场这艘小船沿路捞点鱼虾罢了。市场差的时候,中介一个月做一单维持生计,市场好的时候,客户多的来不及接待,可是,那又怎样?
市场好了,房东变得傲娇了,三天两头的变卦涨价,哪个中介没遇上违约的破事,买房人战战兢兢的找到中介,说我首付只有二十万想买房,中介一口回绝,你惊异中介的嚣张态度,却不想想,房价不是中介定的,但凡他能找到合适的房源,也不会把送上门的生意推出去。更遑论现在房源有多么的紧张,惜售观望的房东越来越多,房源于中介的意义,就好比土拍于开发商的意义,战士要有战场才能体现价值,如今的二手房局面,就是中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房源是主要的竞争对象,重要性甚至超过客户。
开发商、房东要涨价,刚需在苦苦挣扎,成交量骤降,原有的金九银十也被拖垮,一场无形的博弈已经在合浦楼市展开了,你看见了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