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因为箱内的物品直接流向当前的不透明,又受谁监管更是无从查询,甚至最后这些东西到底是到了需要的人的手中或成了环保再利用,还是如一些官方媒体报道当中,衣物被直接打包处理贩卖,变成个人或企业的巨大利益,成了打着“公益”的幌子和利用欺骗爱心民众的信任作为捞钱工具,那的确值得质疑和谴责。
环保需要普及和参与,而爱心需要发扬和传递,但如果两者变成了伪装,成为了某些企业或某些人的“障眼法”式的敛财工具,伤害不仅是爱心民众的心,更是挑战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
当然,对于目前在县城投放的这些“绿皮箱”,在还不了解或没有确实证据证明当中有“黑幕”的情况下,就做出如此喷涂的行为的确不妥,毕竟各个企业不尽相同,具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也比比皆是,如此冲动盲目进行的行为,也容易会让这一类型的企业无辜“躺枪”。
这种可能存在泄愤或提醒其他人注意的做法,网友则认为可以理解,但并不提倡。因为但从市容上来看,如此做法有碍于城市文明素质建设,还有干净和整洁。对于质疑,最好的方式是希望政府的一些有关部门或其他社会上具有权威的公益性团体介入,进行流程式的监督,还有企业对于衣物的去向更加透明,才是目前解决民众这种质疑的最好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