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一妇女宋某将一辆灰色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北海市北部湾广场被盗。北海市公安局建设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正副班+合成作战”机制,采取“网上网下”联动,仅用一个半小时就将盗窃电动自行车的2名犯罪嫌疑人人赃并获。这是当天记者在该所开展“今天我当班”随警体验采访活动时看到的一幕。
2月28日上午8时30分,记者来到北海市公安局建设派出所开展“今天我当班”随警体验采访活动,跟随值班民警开展各项日常工作,一同体验警营生活。
建设派出所地处北海市海城区核心位置,辖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有14508户常住人家,人口43351人,暂住人口约12715人。辖区内有6个居民委员会,7个大型商场,工、农、中、建四大银行总部和旅馆112间、网吧7间、娱乐场所(含酒吧)15个,也是北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当天上午,11时10分,该所值班民警接到辖区居民宋女士报警,称她将一辆灰色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北部湾广场被盗。
记者立即随同值班民警赶到案发现场。宋女士告诉民警,上午9时20分左右,她到广场将电动自行车停好后去发放售楼宣传单,10时30分左右回来取车时发现车不见,经查找未果才报警。
民警走访现场附近书报亭工作人员和周边群众,但都没有获得有价值的线索。
民警立即用手机拍摄案发现场位置,并传到该所综合指挥调度室。综合指挥调度室机动组民警立即调阅天网监控视频,并多次打电话向案发现场的民警核实相关信息。通过视频排查,机动组民警锁定一红衣男子有作案嫌疑。该红衣男子骑着宋女士的电动自行车沿四川路、贵州路转入重庆路后消失踪影。
因红衣男子转入监控盲区,一时无法继续搜寻,机动组民警经研判认为红衣男子盗走宋女士的电动自行车后,有可能将自己的电动自行车遗留在案发现场,遂兵分两路,一路继续通过“天网”追踪,另一组民警和记者一起赶往案发停车场寻找嫌疑人遗留下来的车辆,伺机实施抓捕,但赶到案发现场的民警经仔细搜查,没发现嫌疑人的车辆。
民警再次查看监控发现,就在记者和机动组民警一起赶往案发停车场寻找嫌疑人遗留的车辆时,嫌疑人已经将遗留在现场的电动自行车开走,沿着四川路、贵州路转入贵州路便民市场。
机动组民警和记者赶到贵州路便民市场时却扑了空,嫌疑人已经离开,随后也是从贵州路转入重庆路后在“天网”中消失。民警判断,犯罪嫌疑人一共有两个人。
由于两名犯罪嫌疑人骑电动自行车消失的路段“天网”没有覆盖,经研究,机动组民警决定前往被盗车辆消失路段进行调查。
经过一番摸排,民警在贵州南路油行村新区五巷发现犯罪嫌疑人的电动自行车就停在一民宅门口。民警通过走访周边居民,认为嫌疑人可能就在这个民宅内。
民警通过虚掩的两扇大门,进入到该栋民房,并在一楼大厅见到了已被拆掉后箱和车牌的被盗灰色电动自行车,这让民警更加肯定嫌疑人就在该栋民宅内。
在二楼的一房屋门口,民警隔门听到有两个人在说话,便表明身份敲门:“我们是派出所的,快开门!”当一名犯罪嫌疑人打开房门时,民警立即上前将其控制住,随后在房内抓获另一名犯罪嫌疑人。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邓某和郑某对盗窃宋女士电动自行车的不法事实供认不讳。
据犯罪嫌疑人邓某和郑某交代,他们来自四川农村,租住在北海市海城区贵州南路油行村,以打散工为生。2月28日上午8时许,他俩来到北部湾广场玩,把自己的电动自行车停在广场的停车位上时,郑某看到一辆银灰色电动自行车也停在那,且没拿走钥匙,就把那辆电动自行车推过来交给邓某开回租住处。郑某也开着自己的电动自行车跟随。他们将盗得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好后,郑某骑电动自行车把邓某载回北部湾广场取其电动自行车。
面对民警的讯问,两名嫌疑人对其盗窃他人电动自行车的不法事实供认不讳。
这起盗窃案件从发案到侦破仅一个半小时,接到民警电话的失主宋某赶到派出所见到自己失而复得的电动自行车,连声说“太神速了、太神速了,真不敢相信”,同时对办案民警表示感谢。
建设派出所所长叶长坤向记者介绍,案件之所以能够快侦快破,得益于该所创建的“正副班+合成作战”模式。该所每日分正副值班组、机动组展开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警力潜力。一旦发生刑事警情,值班民警立即推送案件及线索至机动组,实现“五快”(快出警、快处置、快上案、快合成、快抓捕)侦破目标。刑事案件“朝发夕破,夕发朝破”已成常态。
午后2时15分,值班民警接到群众举报,称有吸毒前科人员姚某坤回家了。民警立即赶到海城区唐屋村姚某坤家,正好堵住欲出门的姚某坤。民警询问:“近来还吸毒吗?”“已经不吸了。”面对民警的询问,姚某坤故作镇静地回答。
民警当场取来吸毒验尿试纸对其进行尿检,结果呈阳性,试纸上有一条色带(C线区)属冰毒成份。民警依法将其带回派出所,随后送强制隔离戒毒所。
据悉,当天,建设派出所共接处警21起,刑事警情3起,其余均为民事纠纷或求助。
(来源:平安北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