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父母搭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用着没有缝隙的控制,取代了亲情原本的温柔,那么,好的家庭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有个朋友说,自己快抑郁了。毕业后,她按照父母意愿,在医院当了3年行政,实在不开心:“每天像行尸走肉”。好不容易下定决心,独自找工作。父母死不同意,觉得体制内工作无忧无虑。她说,真是怪了,整天说为我好。但没人问我一句:这工作,我喜不喜欢?我过得开不开心?她说,坦白讲我挺感恩我爹妈把我养大的,从小就想尽办法给我最好的生活。但,他们唯一没给我的,是自我生存的空间和幸福的能力。我想不通,但也改变不了他们。我本以为,这是个例。后来发现,不少父母都说,自己是爱孩子的。朋友问我:你说,为什么“爱”会伤人呢? 的确,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在很多父母眼里,他们是爱孩子的。只不过是在他成功的时候,在他达到自己要求的时候,在他无条件听自己话的时候。很多父母,给孩子的都是有条件的爱。你听我的话,达到我的要求,我才爱你。而孩子即使内心痛苦,也基本会照做。因为,他们对父母的爱,很纯粹。有些父母甚至在关键时候,不会伸出手,托孩子一把。反而是,只要失败,回复的都是打击。这种打击,来自声称世上最爱你的人。杀伤力爆炸。这种爱,是 “假爱”。 为什么有些父母说爱你,却在你颓废痛苦时,比外人还要落井下石呢?为什么他们不会拥抱你,对你说:没关系,你还有机会呢?父母总喜欢夸 “别人家孩子”,而不愿夸自己家孩子。这会给自己孩子这种感觉:你必须全能。否则“别人家孩子”总有比你强的地方。这很可能是,父母将 “我必须完美” 的婴儿式渴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变成“你必须完美”!父母也是人,对孩子有所期待本无可厚非。但当这种期待完全凌驾于爱孩子之上,这种爱,变成了一种病。因此,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之一。
不管是知乎还是豆瓣,我都常常能看到同一种困惑:我知道父母把我养大不容易,他们也总说是爱我。为什么,我就是不幸福?其实,当一个人意识到父母的爱可能有问题时,很可能意味着你的自我真正开始觉醒。你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是想要的,我可以接受,是不想要的,我可以拒绝。是可以痛哭,可以颓废,可以愤怒,可以失败,是在你面前,我,可以做我自己。这才是“爱”。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就是“爱”。人性是自私的,也是复杂的。能做到不把自己的欲望,凌驾在孩子的自我之上,真的需要有很大的勇气和自我牺牲。但这样的人,才真正懂得生命的可贵意义。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但当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找回独立自我,成为一个全新的人,主宰自己的人生,共勉。
内容来源: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