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已过,天气渐渐微凉。节日的喧嚣过后,不变的仍是楼市的阵阵寒意。众所周知,“金九银十”不仅是农业丰收的季节,也是各大商家传统的销售旺季,房地产市场尤其如此。一般来说,开发商普遍会把销售的大部分任务堆积到下半年,再叠加过完9月、10月后,年底马上也快来了,所以,开发商大都会利用“金九银十”这一关键节点来冲刺业绩,而且如果往前数三五年的话,这一招往往是“屡试不爽”。但是,最近一两年,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发生了转变,“金九银十”这一传统销售旺季也黯然失色,变得不似以往热闹。那么,2019年的“金九银十”会如何发展呢?到底适不适合大家买房呢?
“金九”开局如何?楼市出现“想卖卖不掉、想买买不起”的怪苗头
拿2019年上半年来看,根据开发商的业绩完成度,前10强中过半房企的目标完成率低于50%,因此业内人士早早就认为,开发商还得指望“金九银十”。不过,进入2019年下半年以来,根据易居研究院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百强房企的销售规模续两个月出现了下滑,特别是在融资渠道不断收紧的影响下,融创、富力等房企甚至宣布暂停拿地,其他房企也纷纷调整策略,促销售和拉回款成为了房企的普遍选择,甚至有开发商开启了“全员卖房”模式。
但是,“金九”过半,开发商们忙活了半个多月的“抢收”计划所取得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恰恰相反,在过去这半个多月时间里,楼市已经陷入了“想卖卖不掉、想买买不起”的怪苗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苗头”呢?
笔者认为,需要从买卖双方来具体分析:从卖房者的角度来看,目前全国各地降价声四起,但房价并未出现实质性的下跌,而且虽然不时有楼盘大幅降价的报道出现,但仅仅只是个例现象,对绝大多数城市来说,房价仍然属于盘整阶段。此外,对于囤房客炒房客来说,对楼市依然抱有期待,而且也不愿下调挂牌价,所以楼市并没有出现抛售潮。从买房者的角度来看,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发生转变,而且买涨不买跌本来就是固有心理,所以买房意愿明显下滑。当然,除了目前房价整体水平仍较高外,房贷利率上浮也增加了买房成本,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买房积极性。
今年“金九银十”还会迎来旺季吗?国家政策层面释放的信号已十分明晰
进入2019年以来,从3、4月份的“小阳春”,到5、6月份的快速“退烧”,再到7、8月份的继续降温,房地产市场整体是一个逐步降温的过程。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剩下这三个半月的时间,房地产市场依然会延续目前的态势,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为什么这么说呢?业内人士表示,国家早有定论,目前政策释放出的信号已经十分清晰:最近三年,虽然房价有涨有跌,但调控政策始终未真正放松,而且国家多次重提“房住不炒”,调控已经趋于常态化了。
其实,与以往的限售、限购、限价等调控政策相比,你会发现,最近这大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主要在两个方面出现了明显收紧,即土地政策和信贷政策。在笔者看来,这相当于控制住了高房价的“七寸”之地。
众所周知,除传统信贷收紧以外,房地产信托、海外发债等融资渠道都受到了调控,房企普遍降低了拿地积极性,底价成交和流拍一度成为土拍市场的主要态势。此外,无论是国家明确定调不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还是央行多次降准一一明确了推动脱虚向实的目标,又或者是银保监会不断“出手”加强对居民消费贷、透支信用卡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行业的监管,都正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防范房地产领域的金融风险成为了现阶段更为重要的目标。
2019年最后4个月到底怎么走?“降价促销”现象或将扎堆出现
基于目前的房地产政策形势,房地产调控依然处于不断收紧的过程当中,所以再想回到过去的狂欢时刻,再次期待火爆的场面几乎都没有可能了。那么,“想卖卖不掉、想买买不起”的怪苗头应该如何破局呢?
笔者认为,2019年最后这三个半月的时间里,在调控不断深入、融资继续收紧的大背景下,开发商或将继续面临销售压力和回款压力,再叠加“金九银十”早已没了往日的热闹,所以接下来开发商将转而通过“现金为王、积极卖房、慎重买地”的模式来度过冬天,所以降价促销的现象或将扎堆出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早已确定了防止房价大起大落的调控目标,目前房企预期整体比较稳定,所以主要促销方式依然会以特价房、优惠折扣等形式为主。
因此,面对这种情形,如果是自住购房需求,可以多去售楼处转转看看,往往都可以淘到高性价比的房子。毕竟,目前绝大多数开发商都有降价跑量的需求,购房者也有自住买房的需求,所以各方互让一步,或许会迎来利好双方的选择。此外,一般来说,一旦迈入2020年的门槛,房企上半年的业绩压力开始变小,到时候就不着急卖房了,优惠力度往往也会相应减小。
总而言之,判断房价走向不能脱离大环境,毕竟除了控制高房价以外,推动脱虚向实和防范金融风险是当前更为重要的调控目标,这也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将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渡,所以我们不能再用以前的老眼光来看待房地产市场了,炒房投机、营销炒作那一套早已经行不通了,认清大势、回归理性才是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