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让我们获取信息更及时更全面,但有时候也反而更容易被蒙蔽。
比如今天的降息——
一年期LPR利率下调10个基点,报4.05%,上次为4.15%。五年期LPR利率下调5个基点,报4.75%,上次为4.80%。
说实话,关于这条新闻,我看到铺天盖地的“降息房价就涨”的这类解读,连打开的欲望都没有。
不能不感慨一句,现在忽悠成本如此低,大众的智商税还真好交啊。
1 不太关注市场消息的朋友可能认为这对于楼市是一个利好。但其实经常关注新闻的人对这个消息并不感冒。
首先是大家都有了预期。几天前,央妈刚下调了逆回购利率和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幅度10个基点,这其实就是在为LPR的下调铺路。
更何况,早在2月7日,央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就已经给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
“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利率变化会影响LPR预期,现在市场预期下次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的中标利率和2月20日公布的LPR也会有较大概率下行。”
所以今天LPR下调其实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比起降息,我们更需要在意的是降息幅度,其实是不及预期的。我们对比来看——
一年期LPR利率下调10个基点五年期LPR利率下调5个基点
为什么五年期下调幅度比一年期要小?
一年期LPR主要用于实体经济企业,比如受到疫情冲击的小微企业贷款,为他们降低融资成本,
而五年期LPR主要用于房贷。
这说明,即使是放水,但央妈对于房地产依然是克制的。小微企业才是央妈重点呵护的乖孩子,房地产就是熊孩子,适当补充一点流动性就好。
所以你能理解,虽然央妈降息了,但对房地产依然“区别对待”,“房住不炒”的顶层逻辑依然存在。
2 至于这次降息对房价影响多大呢?
如果房地产市场是一辆载重千斤的大卡车,这次放水的力度大概相当于加了一碗柴油,发动机起不来的。
当然了,如果小财迷们精打细算,按照LPR下调5个BP可以得出100万房贷减少30元的结论。
太好了。每月可以多吃一碗卤煮了耶。
也许有人会说,一次降息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多次降息可以啊。如果不停的给油箱加柴油,哪怕是用碗这种小容器,发动机也会发起来的。
其实这种担心是很对的。但目前来看,依然没有大规模放水给房地产的趋势。
给大家提供两则比较重要的信息来说明:
首先是央妈昨天发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自行下载。这个报告是最新出炉的,可以证明当下高层对于房地产的态度——
这里有一段是: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则,加快建立房地产金融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另外一则消息是:
前段时间有个沸沸扬扬的传闻,外媒报道说央行拟调整MPA中的房地产信贷相关考核指标,仅考核房地产广义信贷,而不再细化考核按揭和开发贷等具体比例。
这个传闻让房地产相关行业兴奋了起来,因为放松银行房地产信贷考核就意味着要放水。
结果随即就有央行负责人积极负责辟谣,要继续坚持“房住不炒”。
我劝大家一句,千万不要闻得风就是雨。
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涉及到经济、民生等方方面面,不可能突然放松,或者突然收紧,一定是有连贯性的一系列政策出台。
3
冒一点风险,举一个例子——16年以来房价是如何被大放水推动的?
2014-2015年的时候,央妈降息比现在力度要大多了。
从14年11月、15年3月、5月、6月、8月、10月一共下调了6次。下调幅度可不像今天那么小打小闹才5个基点。
14年11月份,央妈将6个月、1年以及更长期限的贷款利率下调40个基点。其余5次均按照下调25个基点来降息。
之后,又出台了棚改政策(给三四线放水)、降低首套二套比例(放松购买资格)等政策。
所以多次大幅度降息+取消限购限贷+降低首付比例等配套措施,才能最终促使房价大涨。
目前来看,自从2019年8月LPR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五年期LPR只在去年11月跟随MLF下调过一次,幅度5个基点。加上这次5个基点,累计才10个基点。力度真的比较小。
如果你在15年读懂了这一系列操作并且及时买了房子,不炒股不投P2P,你已经是人生赢家了。
大家也千万不要去听信有些人预测的,楼市什么时候大涨或者大跌一类的鬼话,那些基本都是收智商税的。
学会关注到最有用的政策,提前领悟到市场变化,并且付诸行动,这才是一个成熟的投资者应该有的基本素质。
以上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