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纪念日。今年,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据新华社报道,30年来,中国已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15名中国维和军人为世界和平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中国高度重视联合国作用,是维和行动的重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
值此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看北海》记者专门采访了一位北海市合浦籍维和军人,了解他的从军经历,以及参加维和给他带来的震撼。
来,跟小编一起,去看看这位追求世界和平的合浦小伙子的维和行、维和情。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在于体验,在于挑战。维和的危险是很大的,但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些地区带来一些和平,意义非凡。”正在黎巴嫩维和的李明桂,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他的整个26岁的时光,都是在黎巴嫩度过的,这段经历对他影响巨大。
李明桂和战友们在维和出征誓师大会上郑重誓师。
李明桂,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连长,目前在第十八批赴黎巴嫩维和建筑工兵分队担任政工干事。他认为,军人生来为打仗,有机会到动荡冲突的地方执行任务,最能满足他内心对于军人崇高使命的追求。 而李明桂的这一追求,还要从他2011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今陆军工程大学)开始说起——
军营,成长的摇篮 在2011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李明桂对于军人这个职业,了解得并不多,只是凭着一腔热血,考进军校,成为一名军人。 入学之初,李明桂并不太适应,觉得每天的体能训练、理论学习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枯燥乏味。
但是,这个在北海合浦公馆土生土长的客家小伙儿,却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加上他时常和家里父母联系,父亲那些纯朴而充满力量的话,激励着他在一个个挫折面前迎难而上,不断地超越。 经过在军校几年的锤炼,李明桂从一名毛头小子变成了一名胸怀大格局的大男孩。 李明桂告诉记者,恰恰是那些艰苦的训练、严格的管理制度,使他养成严谨自律的生活习惯,并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连长、第十八批赴黎巴嫩维和建筑工兵分队政工干事 李明桂 在短期来看,军校的教育是枯燥乏味的,但从长远看,我感觉:如果没有军校的培养,我不会像现在这样能够从内心产生这么强的一种社会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 李明桂说,正是有了军营里的“人格塑造”,才让他在每做一件事情之前,都会先考虑此举能否对社会、对国家产生有益的价值。就在这一次一次的思考中,存在于他“原生思维”里的一些狭隘的、负面的想法,也渐渐地被清除了,进而觉得生活要充满阳光,人生要有崇高的追求,他的人生格局随之扩大。 维和,进步的阶梯 在军校完成蜕变之后,李明桂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寻求更有价值的人生,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他为自己的人生规划了这条道路,一条让他不拘泥于小我,去做更多利众之事的道路。
人活一世,必须要有所作为,而且,这种作为是一种持续坚守的、督促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它成为我充满希望和力量的最关键的源泉。由此,参加维和,是我非常渴求的一步,这能够让我去践行我的理念。
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连长、第十八批赴黎巴嫩维和建筑工兵分队政工干事 李明桂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9年5月,带着“为维护世界和平作一些贡献”的目标,李明桂来到黎巴嫩,施展他的才华,实现他的抱负。
维和期间,第十八批赴黎巴嫩维和建筑工兵分队承担了工程建设、医疗援助、文化传播等大量艰巨任务。维和官兵离家万里,来到局势动荡,战争一触即发的维和战场,既要迅速适应新环境和新任务,忠实履行使命,又要始终坚守严纪律和高标准,展示大国形象,还要承受更少分担家庭责任的压力。这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巨大的挑战,做好思想引导的工作至关重要。作为政工干事,做好思想引导,是李明桂必须拿下的任务。 做好新闻宣传,也是李明桂的工作之一。因此,他把二者结合,紧贴使命任务,随队采访跟拍,抓取官兵在任务现场、作业一线的精彩表现、拼搏一刻、感动瞬间,在各大主流媒体刊播,充分展示中国军队文明之师、威武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树立爱和平、重合作、负责任的大国风范,同时,增强官兵荣誉感,鼓舞军心士气,为圆满完成维和任务凝聚力量。
李明桂(左一)在外事交流活动中负责摄影。
参加维和以来,李明桂在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等各类媒体刊发转播稿件共346篇(条),其中纸媒新闻14篇,电视新闻24条,网络新闻308篇。
据李明桂介绍,联黎部队由45个出兵国组成,执行维和任务,是展示中国军队形象的良好平台和实践载体。于是,他和战友们又充当文化使者的角色,利用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契机,开展多种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发展魅力展现在外国友人面前。并通过在黎巴嫩学校开设汉语班,掀起一股“中国热”。国际,人生的舞台
在黎巴嫩维和的一年,李明桂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在和当地民众及各国军队交流过程中,吸收着各种“文化营养”,从而,他的视野被拓得更宽、更广。
李明桂(中)和外军交流
李明桂告诉记者,在烈士纪念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他们专门去祭奠于执行维和任务时在黎以冲突中牺牲的杜照宇烈士、参观战争遗址,重温维和初心。
瞻仰着烈士纪念碑,看着战争遗址,想到在黎以边境线上的炮火和硝烟,李明桂感触良多,更加感受到习近平主席所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伟大。他说:“生活在一个强大的国家,真的很幸运,但不能以一国之强欺压他国之弱。国家动荡,受难的都是老百姓。所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理念指导之下,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是有利于世界人民的。”
由此,李明桂又一次规划着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 基于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反复思考,李明桂对“一带一路”倡议深以为然,并期待自己能参与其中。
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连长、第十八批赴黎巴嫩维和建筑工兵分队政工干事 李明桂 以后,我也会更加倾向于把自己的职业与“一带一路”密切联系,不仅是在军事职业上,哪怕将来我不再继续服役了,我也会努力参与到里面,在当中某一个环节去发挥作用。
维和的经历,给李明桂带来的,不仅是能力上的提升,更多的是他的性格变得更加稳重,思想变得更为成熟。
荣誉//由于表现突出,李明桂获得维和勋章。 采访到最后,李明桂又一次感慨:“一次维和行,一生维和情。年轻就要向生命宣战,挑战自己,才能不负青春。在奉献中升华人生的意义,在勇敢的实践中,把庸碌的懦夫从内心剥离,活出大写的‘人’字!”
来源:看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