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重振合浦南珠产业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意义
合浦不重振好南珠产业,就枉叫珠乡了,以后就只是传说,以后只能叫饼乡。
有史以来,“珠”在合浦历史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是显而易见的,简直是合浦文化的根。
成语“珠还合浦”以及成语故事在古籍古迹中的体现自不必多说,仅当今身影已够多,国家领导人题词的“南珠之乡”、合浦县城地标美人鱼广场上还珠女托举的“珠”、还珠广场(连广场上的喷泉雕塑都取名叫“南方之珠”)、还珠戏院、还珠大道、还珠南路、还珠桥……《珠光帆影》舞台剧、《珠还合浦》音乐剧、《南珠》文艺期刊,甚至连农场都叫珠光农场。
如今的现实是,很难合浦南珠产业泛起的水花,别说实际的产业动作了,连宣传都不多见。
说白了,一个珍珠产业当然比不上合浦现在全力推进的玻璃产业(石英砂产业)更能让合浦在工业产值或者说财税方面有一个指标上的重大提升。但是,我不认同有些人说的,除了历史文化的意义之外,发展南珠产业已经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已无必要。毕竟贵为珠宝,还是有其价值的,就看怎么去打造和宣传。一个小配件人家都能做得风生水起,我不相信珍珠产业没有一点市场价值、经济价值。我们应该向柳州学习,人家连一个之前很多人抗拒的小小螺蛳粉都能打造成一个网红产业。至少我们也应该向梧州学习,人家连人造宝石都很用心去打造。我觉得办法还是有的,就看是不是用心去思考了,就看有没有付诸行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