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房地产行业发生了诸多变局,尽管难免深受其累,但也有幸经历其中,故值得用文字好好记录。当然,任何总结都是新的开始。
站在2021年年末,回首过往:这一年,房地产迎来历史性转折,从信心膨胀到跌入谷底,逆转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这一年,调控政策史无前例的系统全面,房企、银行、购房者全部入局,需求、供给、政策、金融手段一应俱全。
这一年,控成本、降负债、以价换量成了市场主线,政策层面岿然不动的“三道红线”,像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于房企们的颅顶。
这一年,稳依旧是购房者的“定心丸”;涨还是投资客的“兴奋剂”;跌仍是刚需们的“特效药”。
这一年,对合浦每一位经历其中的地产人来说,都是难忘的一年……
从金融“供给侧”入手,降低行业杠杆。这一点今年买房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年中开始,全国多城二手房限贷消息便铺天盖地的传来,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停贷情况。不只是二手房,包括一些城市的新房信贷也明显收紧,贷款排队、放款时间变长、严查首付资金来源等等。
这些政策让本来就冷淡的二手房市场雪上加霜,合浦本地的多家连锁地产公司纷纷退出合浦这个曾经炙手可热的二手房市场。
政策背后主要因为一些城市新房限价导致一二手房价格倒挂严重,加之疫情影响,多城二手房市场异常火热,价格上涨较快,包括二手房市场自身存在的一些乱象,比如挂牌价虚高,炒作学区房等。从政策实施情况来看,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多城二手房市场成交量下跌,房价涨幅收窄甚至转跌。其中深圳自2月出台二手房指导价后,二手房成交量出现七连跌。在“房住不炒”之下,未来或有更多城市加入“二手房指导价”政策中来,尤其是二手房市场火热及一二手房价倒挂较为严重的城市,跟进的可能性更大,未来全国各地或将进入二手房指导价时代。
这应该是2021年为数不多的与房产有关的积极政策。5月31日,国家正式宣布全面放开三胎政策。这对房地产来说的确算是利好消息,毕竟房地产发展的一个共识“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长远来看,三胎政策带来的人口增长可以带动购房需求增长,以及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带动大面积房屋置换等,但也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房价必须要为生育让路,否则连房子都买不起,还拿什么生娃。
房住不炒的主旋律下,今年楼市又多了一个重要信号——“住有所居”。8月在国新办举行“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表示:“十四五”期间,将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对于新市民青年人买不起租不好房的现实问题,要下决心下力气解决。持续完善房地产长效机制,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所谓的住有所居,重点不在于买房,而是让所有人都有房可住、而且住得起。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房子,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大城市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住有所居要更符合我国当下的社会现实。房住不炒+住有所居,或许会是中国楼市未来十年的一个基本面。
这10个关键词,或许无法尽然概括2021年的楼市全貌,但每一个,都折射着这个行业的微妙变化。变局时代,阵痛在所难免,但中国房地产的未来一定是朝着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期待早日迎来破局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