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钦州地委书记 霍俊峰:“回忆钦州地区建立前后的一些情况
——写在钦州撤地设市之际”
笔者注:霍俊峰同志是 1965 年广西钦州地委、钦州专署成立时的第一任地委书记。他在此文中详细叙述了原钦州地区从广东划属广西的经过,透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 “ 秘闻 ” 。1994年10月的钦州日报发表下文,可以使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钦州的发展历史。
岁月匆匆,离开钦州不觉也有二十多年了。作为钦州一个老战士,对那里的人民,那里的山山水水难于忘怀,也怀念已离退休和与世长辞的老同志老战友!令人欣慰的是,历届地委在党中央领导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使整个地区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近又获悉,国务院批准钦州地区撤地建市,并在钦州港建立一类口岸,这是钦州地区历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整个钦州地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让我以最诚挚的心情,致以最热烈的祝贺!祝新市委在新时代,迈出更大步伐,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更大胜利。
忆过去,比现在,看未来,浮想联翩,不禁回忆起钦州地区建立前后的往事。
1、 钦州地区为什么要划归广西及其战略意义
为了更准确反映当时实际情况,我专访曾在广西任区党委书记的乔晓光、安平生同志,同时又与我们原地委林中、闫庆身、陈玉等同志互通信件,共同回忆:1964年底罗瑞卿总参谋长在视察海陆边防时,到了南宁,区党委书记韦国清向罗总长反映,要求中央将五十年代初曾归属广西钦州地区重新划归广西,其理由有三:一是从广西经济发展战略考虑,首府南宁距海洋很近,但没有一个出海口,直接影响广西经济发展,而广西又是全国少数民族(壮族)和红七军红八军的根据地,划归广西对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二是从加强与巩固海陆边防考虑。划归广西有利于加强巩固海边防,就当时来说,有利于援越抗美;三是从地理位置考虑,有利于工作,方便领导。上述意见韦国清同志与陶铸谈过,陶表示支持,这引起罗总长的高度重视,回北京后,罗总长向中央和毛主席写专题报告,经中央研究,毛主席拍版作出了将钦州划归广西的决策。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从目前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发展的实际来看,不但三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带动了整个广西经济的腾飞,待南昆铁路开通后,将会使大西南经济全面发展,展望未来,前程似锦。实践证明,区党委意见、党中央决策,确实真有伟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王幸平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
————————————————————————————————————————————
————————————————————————————————————————————
简评:在广东,合浦管钦州(钦县),入广西,钦州上,合浦下。入广东,合浦上,钦州下。再入广西,钦州管合浦。
钦州应该庆幸入广西。北海也该庆幸。因为同一年(1951年),发生两件事,一是钦廉专区名称上去“廉”字更名为钦州专区,给广西代管,驻地从合浦迁往钦州,大家都知道,“廉”即廉州,也可以说是合浦,唐代得名,由合浦郡改为越州再改而来。二是北海开始脱离合浦管辖,成立地级市。这两者想必是有关联的。如果第一件事没有发生,钦廉专区名称上没去“廉”,驻地没有从合浦迁往钦州,想必以合浦城区跟北海城区的距离,北海估计很难脱离合浦成立地级市。
历史没有如果,如果有,钦州市区可能还是县城,铺面都比现在便宜很多,而钦州市区好些地方可能还是县郊,而合浦城区的铺面都比现在贵很多,合浦县近郊可能早已是市区,拆迁了等洗脚上田。
历史没有如果,但我们能以史为鉴。
————————————————————————————————————————
1950年,钦廉专区成立,全称为广东省钦廉专区,专员公署驻合浦县(具体是在现在的北海市区,当时属于合浦县管辖),辖合浦、灵山、钦县、防城四县。
1951年,钦廉专区名称上去“廉”字,更名钦州专区,改由广西省代管,专员公署迁驻钦州。这一年,北海开始脱离合浦管辖,成立地级市。
1952年,钦州专区划归广西省,划出合浦北部成立浦北县。
1953年,钦州专署迁合浦县廉州镇。
1955年,广西省钦州专区划归广东省,更名广东省合浦专区,专员公署驻合浦县。
1958年,撤销合浦专区,将所属县市并入广东省湛江专区(专员公署),浦北县并归合浦县,直至1965年。1965年,钦州专区再次划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划出北部,复设浦北县。
1970年,钦州专区改称钦州地区,合浦县属钦州地区,直到1987年。
1987年,合浦归北海管至今。1994年,划出合浦的南康镇、营盘镇设置铁山港区;成立银海区,合浦的福成镇划入银海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