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一年中最期待的节日,便是春节。这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的大幕就被徐徐拉开,当日的扫尘和祭灶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此后,腊月二十六“杀年猪”、腊月二十七“洗福禄”、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等,营造出浓浓的过年氛围。而除夕之夜,贴年红、祭祖、团年饭、守岁等习俗,则将过年推向了高潮,门神、年画、压岁钱等,都是人们喜爱的传统文化活动,并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年味越来越淡了”,每逢过年,身边总能听到这样的感慨。大家都觉得长大了,过年已经没有了小时候的感觉,也没有了小时候的快乐。
其实小时候觉得年味浓,是因为每个人都充满期待。小孩子期待穿新衣,拿压岁钱。学生们期待假期,可以放肆的玩耍。
而现在想买新衣服,直接在电商下单;想吃好的了,约几个朋友就去吃了。放假的放松……节假日都挤成什么样了,现在过年,也就是看看父母,很久不见的老朋友大家聚一聚,但这些事也不是过年才能做的,当然也只有过年才有时间去做。
再加上团聚的时候总有无数的问题在等着。 单身的怕被问啥时候找对象, 有对象的怕被问啥时候结婚, 结了婚的怕被问啥时候要孩子, 有孩子的怕被问送孩子去哪上学……
我觉得与其说年味越来越淡, 不如说对过年的期待与喜悦越来越少。
年味从最早祈求新年有个好收成,到后来的办年货,再到现在的,看春晚、甚至旅游,都是我们用来庆祝,这一年中最快乐日子的方式。
年味其实并没有变,只是人长大了,角色转变了,快乐方式和来源也变了。
小时候,父母是年味的主角,他们用爱包围着你,给你置办上一身新衣,包上一个红包,做上一大桌饭菜,父母看着你开心,那是年味,是他们的快乐。
当人长大了,爱需要接力,你成了年味的主角,亲手给父母送上一个红包,给他们预订一桌年夜饭,带他们到处看看,拿起手机记录下他们开心的样子,你看着父母的笑容,这是年味,也是你的快乐。
现在生活越来越富足,快乐的方式也在改变,不过就算有些风俗习惯,也已经被时间改变,但是一家人团聚,也是在好好告别过去,迎接新的一年,年味只是换了个方式存在而已。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陪伴才是最珍贵的年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