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将房地产定性为实体经济,跟之前定位的类金融相比,差距很大。 对这一政策,有些所谓的经济学专家分析国家重新定义房地产是为了更好的管控房地产,做到房住不炒。又分析现在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已经趋于饱和,对房需求减少。所以结论是此次变性是进一步的管控房地产,真是害人不浅。 现在我就用一个普通人的眼界去看这件事。 首先房住不炒是国家对房地产的基本政策,这个肯定没有变。而且在对房地产重新定位前再次重申了这个观点。这个没毛病。 但你要说人口城镇化变高,对房子刚需减少,这个我不认同。去年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看,我国城镇居住人口为9亿多一点,农村居住人口为5亿多,城镇人口占比为65%左右,这个数字代表什么含义呢?在发达国家,城镇人口为80%到90%,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特性,工业高度发达,第三产业占比最大,农业现代化,导致这样一个比例。这么看,我国人口城镇化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房子需求不大本身就是伪命题。当然现在的房子确实有过剩,这个是相对的,因为房子造太多了。 在我看来,房地产定性为实体经济不但不是再给房地产戴枷锁,反而是对房地产近几年来少有的利好。 首先,房地产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从提出房住不炒,尤其是去年三道红线的划定,更是让房地产业哀鸿遍野。各地楼盘频频暴雷,开发商遭遇寒冬,恒大就是典型的例子。对于这么一个国家支柱产业,政府采取救市也是必然。 再一个就是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严峻。有人也许会说,第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速4.8%,比去年都好。可大家把第一季度拆分开来看,1月份增长明显,我记得是6点多的增速。但2月份呢,负的3点多。而且二季度明显会更差。原因有国外的通胀,导致原材料和能源上涨,通过进口转嫁到我国。还有就是进入22年,我国疫情的影响,这个也是巨大的,餐饮业,旅游业在三月份给出的数据都不止腰斩,还有诸如物流等也受很大影响。出口成本加大,因为疫情消费也不行,那三架马车就只剩投资了,往哪投?房地产。去年房地产确实够伤筋动骨了,该给止止血了。正好赶上今年我国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家只好再祭出房地产这张王牌。当然这一切支持,不能影响房住不炒这一原则。 其实国家的这次关注还是挺高瞻远瞩的。目前形势下,我国经济将会受到影响,那尽早祭出房地产这张王牌,会把经济影响降到最低。 从去年到现在的屡次降准,包括前几天的降低房贷利率,这些都释放了房地产的利好。房地产也该谷底反弹了。预测房价会有上涨,但涨幅太大也不可能,有刚需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