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的交节时间通常在每年公历6月5至7日,太阳位置在黄经75度,《农历书》云:“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
“芒”与“忙”同音,古人将此节气命名“芒种”也是提醒人们要忙碌起来。“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所以为了有一个好收成,要抓紧时间“芒”起来。
在芒种时期,与节气相关的娱乐活动较少,人们都在忙着收庄稼。农谚:“芒种忙,麦上场。”便是对芒种时的农事活动的朴实描述,我国南北方民间也形成了与之有关的各类农事习俗。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割,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
芒种的节气特点是气温明显升高,日照强且时间长,降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水稻等农作物生长。在宁宁之前的【节气】文章中有提到过《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一书,这里对芒种的说法是:“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思是农历五月份的节气,有芒的谷物可以播种了。
芒种过后我国南方的大量降水主要来自于东南季风,季风将海洋上的水汽带到陆地,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我国南方地区具有典型的“雨热同期”气候特征。
芒种时节,作物忙于勃勃生长,农人忙于辛勤稼穑,忙碌、热烈、收获、汗水,成为了这个仲夏时节的主旋律。芒种应“忙”,正是挥汗如雨的时候,种下希望,收获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