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个国家遭遇极端天气,多地气温突破历史记录,这意味着气候变暖正在加速,各国也不得不重视起来,各国都相继推出了减排计划。但是有些西方国家却只顾着甩锅,向其他国家推卸责任。
比如此前西方媒体曾将“中国人吃肉”与“全球环境遭到破坏”扯上关系,美国《大西洋月刊》曾发表文章,称中国人对肉食的热爱“威胁西方环保运动”。
英国《经济学人》也称“地球需要中国遏制对肉的胃口”,按照西方媒体的意思,中国人吃肉吃得太多,以至于“加剧了温室效应”。然而他们拿不出任何科学依据,完全是信口雌黄。
世界肉类需求量最大的排行
11月15日,《自然—食物》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张倩、副教授孙中孝课题组等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定量分析揭示,在欧洲采用植物性饮食可以提高食物系统韧性,抵御突发事件带来的食物供给负面影响。
根据中方的研究结果,如果欧洲国家能够改善饮食结构,能够节约41亿立方米的淡水,减少2亿吨碳排放,增加174亿吨的碳固存,将会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巨大贡献。
有不少网友玩梗道:用魔法打败魔法。
但我国是真心的从自然、健康与粮食安全方面提出的建议,对国人也是这样建议的。不能和西方那种忽悠并列为魔法。
因为西方对中国的魔法是“中国人吃肉影响环境”,而中国这份研究虽然也提了下有助于环保,但更多是说欧洲如何“解粮食安全的压力、应对突发事件的影响和提升整个食物系统的韧性的”,就是说该如何避免饿肚子。这可完全是站在欧洲人的角度来提的建议,和欧洲那些卖的可完全不一样。
报告里倡导的“EAT-Lancet的饮食结构”,是2019年来自16个国家的37名科学家弄出来的全球饮食计划,理论上可以养活 2050 年预计的 100 亿人口。该计划呼吁大众,大幅减少肉类消耗,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
其最典型的“弹性素食”的饮食建议是:每天食用 300 克蔬菜、200 克水果、约 230 克全谷物和 125 克富含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如扁豆、坚果和干豆),每人每周只吃五份动物蛋白,包括大约 200 克鱼肉、200 克白肉和100克红肉。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1-2035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等,建议也是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报
|